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建立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来说,是主张民主与科学。从这一观点出发,下列言论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有( )
①“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②“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打乱„„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
③“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④“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和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 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③开发土地资源 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明代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兴盛,鸦片战争以后走向衰落。衰落的主要原因和后果是( )
| A.内乱外患阻断棉布外运、农民回归土地,商品经济发展受阻 |
| B.洋纱、洋布大量倾销、该地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 C.沿海地区机器纺织业转为机器丝业、农民转为种桑养蚕 |
| D.该地区棉花产量急剧下降、崇拜洋货的风气盛行 |
在工业浪潮冲击下,一些国家依靠政府力量调动资源推进工业化进程。以下企业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
| A.1794年瓦特与博尔顿创办蒸汽机制造公司 |
| B.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兴办江南制造总局 |
| C.1882年洛克菲勒—标准石油托拉斯诞生 |
| D.1895年清末“状元”张謇成立大生纱厂 |
“原本是部落战士和管理人员的满族人,摇身一变成了农业中国的官僚统治者,他们同长江一带和东南沿海口岸生气勃勃的商贾格格不入。海上贸易和海军力量他们是看不上的。”下列表述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闭关锁国政策是由于中国小农经济发达 |
| B.满族统治者不适应管理中原的商品经济,而采取闭关锁国政策 |
| C.为防止抗清斗争,而采取闭关锁国政策 |
| D.统治者部落战士的出身是制约商品经济发展,采取闭关政策的原因之一 |
明朝万历年间嘉兴石门镇20家大油坊,全镇有油工800人,“辄募旁邑人为佣”、“一夕作佣直二铢而赢”,榨油原料亦主要靠“商人从北部镇、淮、扬、楚、湘等贩油豆来此”。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石门镇出现了雇佣关系 | B.明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
| C.石门镇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 D.石门镇的榨油原料很大程度上依赖外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