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
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
C.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
D.为辛亥革命到来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
罗斯福新政实施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纽约华尔街转移到了华盛顿。其含义是 ( )
A.私人资本主义受到限制 | B.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 |
C.计划经济取代了市场经济 | D.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 |
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在当时的形势下。美国这种做法 ( )
A.有力地刺激了美国的出口贸易 | B.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
C.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 D.加快了美国摆脱危机的进程 |
2009年1月20日,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宣誓就任美国第44任总统,他在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罗伯茨的见证下庄严宣誓。誓词大意为:“我郑重宣誓,我将忠实履行美国总统职责,尽己所能保存、保护和捍卫美国宪法……”下列关于美国总统的职责与美国宪法内容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美国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总统对国会立法没有否决权 |
B.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 |
C.美国联邦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
D.按照宪法规定,美国的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 |
19 世纪上半期一位到过英国的法国人颇有感慨地说:“像英国这样的一个贵族国家却成功地为人民提供物品,而法国这样一个民主国家,却只会为贵族而生产。”此话的含义是 ( )
A.肯定法国是民主国家 | B.批评英国是封建国家 |
C.肯定英国的工业革命 | D.批判法国贵族的特权 |
《清嘉录》记载:“(苏州)居人有宴会,皆入戏园,为待官之便,击牲烹鲜,宾朋满坐。”这反映出清代的苏州 ( )
①社会消费出现了奢靡之风②商品经济促进了服务业发展
③戏曲的流行丰富了城市生活④“击牲烹鲜”破坏了生态平衡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