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纵观中国历代的经济政策均对当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西汉)贾谊《论积贮疏》
(1)根据材料一,概括贾谊倡导的经济政策。结合材料一和所知识,指出贾谊提出这一主张的目的。
材料二: 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农尽力,则田善收而谷有余矣。工尽巧,则器斯坚而用有余矣。商贾流通,则有无交而货有余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
——(宋)《司马光奏议》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司马光的观点。结合所知识,概述这一观点产生的背景。
材料三:即如关税,洋人仅完厘半,而华人则勒索数成,盘查则洋船不敢谁何,华船则百般恫喝,以至华商人人气短,而不能自保之势矣。
——清·钟天纬《扩充商务十条》(1888年)
(3)晚清政府对洋商和华商施以了不同的经济待遇。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材料四: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发布上谕,提出“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 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急应加意讲求……先订商律,作为则例”。(1903年)制订和颁布了《钦定大清商律》等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
——马建波《〈钦定大清商律〉的立法研究》
(4)根据材料一、四,指出“商业”地位的历史性变化。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推动20世纪初《钦定大清商律》出台的社会要求。
材料五: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设立实业部,颁布保护工商业的规章,废除清代的一 些苛捐杂税,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较著名的有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等。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
——摘编自《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教版)
(5)根据材料五,概述民国初年兴办实业高潮出现的具体表现及出现该局面的政策因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 交通工具对生活的影响 苏联解体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国民大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0月11日)上午党人全城(武昌)光复,乃集阅马厂咨议局,商举军政府及推举都督……各军领佥以资望浅,谦让未遑……于是同拥黎(元洪)至咨议局……众一致举黎,黎坚不承认……翊东(革命党人)乃持一预写之安民布告,进黎曰:“请于都督衔下,署一黎字。”黎拒之。翊东授笔目黎日:“余代为书,岂能否认乎?”众人鼓掌称善。
——《都督府之组织设施及人选》
材料二 江苏巡抚程德全听到武昌起义成功的消息后,命人“用竹竿挑去了抚衙大堂屋上的几片檐瓦,以示革命必须破坏”,摇身一变成了民国的江苏都督。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情况?
(2)根据上述材料及教材内容,分析武昌起义后的革命形势。

阅读下列材料:
有的则同湖北军政府的情形一样,如陕西、江西、山西、浙江、福建等省就是如此;有的则在所谓“和平光复”的名义下,由旧官僚与立宪分子相结合,把旧的督抚衙门改称都督府,原有的督抚改称都督,再发表一纸“独立”通电,摇身一变而为革命政权,如江苏、广西、安徽等省就是如此;有的立宪派和旧官僚采用武力手段从革命派手中夺权,如湖南、贵州等省就是如此。
——《中国近现代史资料汇编》
请回答:
(1)下列关于湖北军政府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资产阶级革命派掌握了全部权力
B.是革命派与立宪派联合掌握的政权
C.是资产阶级建立的第一个全国政权
D.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的第一个地方政权
(2)武昌起义成功后,成立的湖北军政府,当时其都督和国号分别为( )
A.黎元洪 中华民国 B.黎元洪 中华共和国
C.汤化龙 中华民国 D.黄兴 中华民国
(3)由上述材料观之,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必将失败?
(4)各地军政府成立有何积极作用?

读右图回答问题:

(1)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碑亭在今天的什么地方?
(2)关于黄花岗起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主要领导人是孙中山和黄兴②1910年爆发③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深入发动群众④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志⑤在起义过程中两广总督闻风潜逃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为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材料二 ……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二、偿还外款照旧担认,仍由各省海关如数摊还。三、所有洋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对外宣言》
材料三 我同盟会素所主张者,有三民主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今民族、民权已达目的,惟民生问题尚待解决。……民生主义即以富人虽富,不使以其富害贫人。……吾国资本家尚无,然不可不预为富人劝告,预为贫人防备,此即民生主义也。
——孙中山《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的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当时要建立的“至为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他准备怎样建立?
(2)据材料一、二分析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局限性。
(3)材料三中的哪些叙述不符合当时的实际?
(4)据上述材料和中国国情分析,按孙中山的主张能否建立起“至为完美的国家”?为什么?

下列材料为萍浏醴起义颁布的檄文:
特数鞑虏十大罪恶,昭告天下,以申挞伐:鞑虏逞其凶残,屠杀我汉民族二百余万,窃据中华;一大罪也。鞑虏以野蛮游牧之劣种,蹂躏我中华文明之祖国,致列强不视为同等;二大罪也。鞑虏五百余万之众,不农不工,不商不贾,坐食我汉人之膏血;三大罪也。鞑虏妄自尊大,自谓天女所生,东方遗胄,不与汉人以平等之利益,防我为贼,视我为奴;四大罪也。鞑虏挟“汉人强,满人亡”之谬见,凡可以杀汉人之势力,制汉人之死命者,无所不为;五大罪也。鞑虏久失威信于外人,致列国乘机侵占要区;六大罪也。鞑虏为藉外人保护虏廷起见,每以汉人之权利,赠给外人,且谓与其给之家奴,不若赠之邻邦;七大罪也。鞑虏政以贿成,官以金卖,致政治紊乱,民生涂炭;八大罪也。鞑虏于中国应举要政,动以无款中止,而宫中宴饮,颐和园戏曲,动费数百万金;九大罪也。鞑虏假颁立宪之文,实行中央集权之策,以削汉人之势力,冀固虏廷万世帝王之业;十大罪也。其余种种罪恶,不能尽出,特举大略,以晤天讨。
请回答:
(1)概述檄文所列举的清朝统治者的罪恶。
(2)你认为檄文中的哪些观点是错误的?
(3)檄文最明显的思想倾向是什么?你对此做何评价?
考查点:同盟会成立的影响及对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的评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