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协会组织口头回复对方时表述的要点:“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本此精神,对两岸公证书使用(或其他商谈事务)加以妥善解决。”据此判断这一事件是
A.“九二共识” | B.《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
C.连战“和平之旅” 演讲 | D.“一国两制”构想提出 |
张晓明老师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上给同学们出了以下判断题,其中符合史实的有
①人称战国思想家惠施学富五车,是指他旅行时也爱学习,五辆车上都装满爱看的纸质书
②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这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③楷书奔放跃动,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
④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现实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
A.4个 | B.3个 | C.2个 | D.1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提出了“亡国”和“亡天下”两个概念,其中“亡天下”的确切含义是
A.封建王朝的更替 | B.国家危难和整个民族的沦亡 |
C.统治者不施仁政,民不聊生 | D.统治阶级内部纷争,国家分裂 |
“诗言志,歌咏言。”下列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
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B.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
C.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
D.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某同学想临摹行书字帖,应选择下列著名书法作品中的
A B C D
“中国古代某项发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下列图示与此评述最为 相关的是
A.造纸工序示意图 | B.司南 | C.架火战车 | D.转轮排字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