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浙江大学的科研小组成功研制出能在“数分钟之内”将电量充满的锂电池,其成本只有传统锂电池的一半。他们把锂锰氧化物(LMO)浸泡在石墨里面,使其变成一个可以导电的密集网络的负极材料(如图),与电解质和正极材料(石墨)构成可充电电池。若电解液为LiAlCl4-SOCl2,电池的总反应为:4LiCl+S+SO2 4Li+2SOC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的电解液可为LiCl水溶液
B.该电池放电时,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C.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4Cl+S+SO2-4e=2SOCl2
D.放电时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再从正极经

电解质流向负极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验证原电池的效果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5℃时,用Na2S沉淀Cu2+、Zn2+两种金属离子(M2+),所需S2最低浓度的对数值lgc(S2)与lgc(M2+)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5℃时K(CuS)约为1×10﹣35
B.向100mLZn2+、Cu2+浓度均为10﹣5mol•L﹣1的混合溶液 中逐滴加入10﹣4mol•L﹣1的Na2S溶液,Cu2+先沉淀
C.Na2S溶液中:c(S2)+c(HS)+c(H2S)═2c(Na+
D.向Cu2+浓度为10﹣5mol•L﹣1的工业废水中加入ZnS粉末,会有CuS沉淀析出

在体积均为1.0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相同的碳粉,再分别加入0.1molCO2和0.2molCO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CO2(g)+C(s)2CO(g)达到平衡,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浓度c(CO2)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Ⅰ、Ⅱ、Ⅲ点均处于曲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CO2(g)+c(s)2CO(g) △S>0、△H<0
B.体系的总压强P总:P总(状态Ⅱ)>2P总(状态Ⅰ)
C.体系中c(CO):c(CO,状态Ⅱ) >2c(CO,状态Ⅲ)
D.逆反应速率V逆:V逆(状态Ⅰ)>V逆(状态Ⅲ)

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YW的原子序数之和是Z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Y
Z

X


W

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
C.Z、W均可与Mg形成离子化合物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

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g)和2molY(g)发生反应:X(g)+m Y(g)3Z(g),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molZ(g),再次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m=2 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
C.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 D.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0.4 mol·L-1

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CH4+H2O3H2+CO,每消耗1molCH4转移12mol 电子
B.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
H2+2OH-2e=2H2O
C.电池工作时,CO32向电极B移动
D.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