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发现,在一个盛水的容器中放入一个木块,木块会受到浮力,放入木块后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力也增大了,他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容器底部增加的液体压力是否有关系。为此他选择了如下器材:符合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一个、底面积已知的大烧杯一个(盛有适量的水)、完全相同的钩码6个、记号笔一支、铁架台一个。
(1)还需要补充的器材是 _________ .
(2)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 将弹簧测力计挂在铁架台下,测出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并计入数据表格;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钩码,没入大烧杯中的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并计入数据表格;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弹簧测力计下挂不同的钩码,仿照实验③、④再测五组数据,并计入数据表格;
⑥ 根据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别算出六次实验钩码受到的浮力F和容器底部增加的液体压力F,并计入数据表格。
请将以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记录表格: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投石机是古人应用杠杆原理及能量转化原理制造的武器,石块抛出的远近往往是克敌制胜的重要因素,那么,投石机抛出的石块运动的水平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小光模仿投石机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抛掷装置进行探究,木板A、B、C组成了一个支架,AB之间有一挡板,底座C上固定有几个挂钩,D是一根硬质抛掷杆,其左端固定一瓶盖,右端下方固定一挂钩,用弹性较强的橡皮筋固定在该挂钩上,橡皮筋拉伸后可分别与底座上的挂钩相连,将抛掷装置置于水平地面,小钢珠置于瓶盖内,压住抛掷杆并使之处于水平位置,松手后抛掷杆可绕固定轴转动,当抛掷杆碰撞到挡板时,瓶盖内的钢珠立即被抛出,(提示:挡板的作用是保证小钢珠每次抛出时高度相同;实验时人要避开小钢珠飞行方向,以免造成伤害)

小光依据实验装置对影响小钢珠运动水平距离的因素提出了以下猜想:

A.与橡皮筋拉伸的程度有关 B.与小钢珠的质量有关

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及转轴处的摩擦,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被抛出的小钢珠能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它具有  ,小钢珠落地后不会立即停下,为了准确找到小钢珠的落地点,你的办法是  。(可根据需要添加器材)

(2)探究猜想A时,将橡皮筋的末端分别拉至挂钩1、2、3处,用同一小钢珠置于瓶盖内,每次均使抛掷杆处于水平位置后松手,比较发现橡皮筋连接挂钩1处,小钢珠运动的水平距离最远,由此可得:当小钢珠质量一定时,橡皮筋的拉伸程度  ,小钢珠运动的水平距离越远。

(3)探究猜想B时,橡皮筋末端始终拉至挂钩1处,将质量不同的小钢珠先后置于瓶盖内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发现:质量越小的钢珠运动的水平距离越远,老师说道:质量小的钢珠抛得远,是因为抛出时它的速度大,若不考虑杆的自重,请你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解释,相同条件下质量小的钢珠抛出时速度大的原因。

(4)在不增加其他器材的前提下,利用该装置如何使同一个小钢珠抛得更远,请你写出两条可行办法。

在观察小孔成像特点时,小波发现:光屏到小孔的距离越远,所成的像越大,像的大小与该距离有什么定量关系?于是他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一步探究:

1.用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拼装在不透明的纸板上,如图1甲所示。

2.将“F”字样纸板、带小孔的不透明纸板、半透明塑料板(光屏)依次置于光具座的A、B、C位置,使“F”正立面对小孔,如图1乙所示。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给二极管通电,随即在光屏上呈现出“F”的像,小波观察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图2中的  (填写序号)。

(2)由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 ,所以这个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

(3)保持“F”字样纸板,小孔位置不变,只改变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像距),用刻度尺逐次测量像高,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像距v/cm

12.0

16.0

20.0

24.0

像高h/cm

3.0

4.0

5.0

6.0

根据表中的数据,请你用一个数学表达式来表示h与v的关系  

(4)于是小波得出结论:小孔成像时,同一物体像的大小与像距成正比,你认为这一结论需要补充的条件是  

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宏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3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

(2)通电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亮度始终不变且电压表指针保持在3V的位置。小宏检查电路发现连线时错将导线接在了如图乙所示的滑动变阻器 CD 两个接线柱上。(填写字母)

(3)改正错误后,小宏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4)在进行误差分析时,老师说:虽然电压表内部电阻很大,但电路接通后仍有微小电流流过电压表,请你根据这一事实并结合电路图分析判断,实验中测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比真实值偏  (选填:“大”或“小”),原因是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中,实验器材有: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开关一个,三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导线若干。

(1)根据实物图甲,在图乙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2)小组在探究时,先将5Ω的电阻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  (填”左“或”右“)端。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V,并记下电流值。接着断开开关,将5Ω电阻更换成10Ω电阻(滑动滑片未动),闭合开关后,接下应做的操作是  ,直至电压表示数为  V,并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3)断开开关,将10Ω电阻更换为15Ω电阻实验。当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几乎等于电源电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写出一种即可)。故障排除后完成实验,三次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所得结论是  

电阻R/Ω

5

10

15

电流I/A

0.30

0.15

0.10

某物理兴趣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光屏和蜡烛分别在凸透镜两侧。

(1)当蜡烛移到20cm处时,移动光屏到80cm处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凸透镜位置不变,又将蜡烛从20cm处移到10cm处时,光屏上要成清晰的像,光屏应从80cm处向  (填”左“或”右“)移动,则所成的像是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实像。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