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0日,谐音“爱你一生一世,我爱你”,再加上“2014”“5月20日”阴历“四月廿二”三组数均是双数,因此全国各地婚姻登记处出现爆棚场面,其中不乏一些刚到法定结婚年龄的新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应坚持联系的客观性,防止主观臆造的联系对实践活动的误导
②盲目追赶“吉日”,体现了唯心主义倾向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认识的本质是
A.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 B.主体对客体的创造 |
C.在人脑中对客体的选择与重构 | D.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
主体与客体关系的首要的基本关系是
A.实践关系 | B.认识关系 | C.价值关系 | D.审美关系 |
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A.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 B.改造自然的生产劳动 |
C.一切创造性活动 | D.推动历史进步的活动 |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客体是
A.精神的创造物 | B.客观事物 | C.物质 | D.认识和改造的对象 |
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这说明
A.认识是主体的反映 |
B.认识是客体的反映 |
C.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力反映 |
D.认识的内容和模式是由客体提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