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笨作为”等,已经成为某些地方政府和行政部门执政能力建设过程中的痼疾。“不作为”即该做不做,“乱作为”即不按章法规矩乱做,“慢作为”即慢条斯理磨洋工,而所谓“笨作为”即作为不得法,劳而无功。上述几种行为的共同之处在于 ( )
A.都没有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 |
B.都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执法犯法行为 |
C.都不符合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
D.都没有行使政府职能 |
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带“热”了相关题材的藏品。由中华航天博物馆监制发行的“嫦娥一号”彩色纯金纪念币已经登陆广州市场,市场价格12 800元/套。此套纪念币 ( )
①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②其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③可以作为财富的象征 ④其价格由市场需求决定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10月23日发布的经济形势分析,预计第四季度国内生产资料价格总体将保持高位运行态势,全年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同比涨幅将在4%左右。据此回答10~11题。
10.发改委认为,钢材和水泥价格上涨是影响前三季度生产资料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国内钢材等生产资料出口大幅增加、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产生的需求、钢铁生产成本上升、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等也推动了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这表明 ( )
A.价格和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B.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的影响
C.价格由价值决定,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
D.需求增长决定了价格上涨
11.为了抑制生产资料价格过快增长,政府可以选择的措施有 ( )
A.扩大生产资料需求 B.提高贷款利率
C.规定生产资料价格 D.降低贷款利率
由于春节之前的集中消费以及雪灾天气导致部分日用消费品供应短缺,2008年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7.1%,创1997年以来月度新高。这表明 ( )
A.我国消费品的价格是由政府决定的 |
B.企业生产消费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普遍增加了 |
C.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 |
D.商品价格上涨,人民生活水平必然下降 |
2007年物价跌宕起伏,牵动百姓的神经。据统计,2007年10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达6.5%,价格的结构性上涨可能会演变为通货膨胀。为此,国家应 ( )
A.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 B.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与从紧的货币政策 |
C.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积极的货币政策 | D.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与从紧的货币政策 |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07年1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9%,其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2%。下列关于价格变动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价格决定价值 | B.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 |
C.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 D.物价上涨,人们的生活水平必然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