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3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于4月4日(农历三月十四)在黄陵县桥山黄帝陵祭祀广场举行。为了纪念和缅怀始祖精神,先民就有了隆重的祭祀活动,而每一次的黄帝陵祭祀都在规模、礼仪、供品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当时的文化、经济、农业、政治、军事、生活习俗。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共继承了崇拜圣哲的“礼治”文化传统,同时壮大了祭祀规模,每年的祭祀都有上万人参加,包括大陆人士、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华侨等。这表明
①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文化的传承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
③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的先进性使中华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④全面继承传统文化是提升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0年8月28日,首届世界武博运动会在北京开幕。武术搏击交流提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意味着

A.认同本民族文化就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B.加强民族文化交流就是学习其他民族文化
C.不同民族文化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
D.不同民族文化既存在差异,又逐渐趋同

中国和美国饮茶习惯迥然不同,中国人喜好喝热茶,而美国人则偏爱冰茶;中国重视茶叶质量,高档茶叶有市场,而美国则偏爱快速和方便的茶。这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B.两国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迥然不同
C.文化具有多样性,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
D.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民族的传统习惯,如喜欢用筷子,喜欢喝绿茶,见到家乡人仍讲地道的家乡话等。这说明文化()

A.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
B.对人的影响,一经形成就不会改变
C.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D.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从孔子学院的设立到文化年的举办,从动画片《中华小子》的海外热播并获动画大奖到《于丹·论语心得》版权被韩国抢购,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话题越来越热。假如结合上述现象围绕“中华文化走出去”写一篇演讲稿,你认为比较合适的文化理论视角是
①中华文化——世界最优秀的文化
②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③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经济全球化与文化价值的冲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经济要振兴,教育要先行”。这些话表明()

A.教育对经济发展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B.教育是立国之本和强国之路
C.要把教育摆在中心发展的战略地位
D.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