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节选班固《苏武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扶辇下除,触柱折辕除:台阶 |
B.孺卿从祠河东后土祠:祭祀 |
C.子卿壹听陵言。壹:务必 |
D.自分已死久矣分:职责 |
下列各级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惶恐饮药而死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B.①加以老母系保宫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
C.①子为父死亡所恨②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
D.①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②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
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表现苏武对汉朝坚贞不贰的是
①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②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
③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 ④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
⑤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⑥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
A.①③⑤ | B.②④⑤ | C.③④⑥ | D.②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单于之所以派李陵去劝降苏武,是因为两人同是汉朝侍中,同时出使匈奴,而且两人一向交情深厚。 |
B.李陵为劝降苏武,叙述了苏武的兄长与弟弟服务汉朝皇帝,都不幸身亡;母亲去世,妻子改嫁了,两个妹妹和三个子女,如今也不知去向了;暗示苏武回去没有好处。 |
C.苏武却表示,皇帝对自己及家族有恩,甘愿像服务父亲一样报效朝廷,即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坚信朝廷不会怀疑自己的忠贞而加害自己。 |
D.李陵被苏武豪言壮语所感动,意识到自己背叛汉朝罪孽深重,于是挥泪与苏武诀别自刎了。 |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3)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羊耽妻辛氏,字宪英,陇西人,魏侍中毗之女也。聪朗有才鉴。初,魏文帝得立为太子,抱毗项谓之曰:“辛君知我喜不?”毗以告宪英,宪英叹曰:“太子,代君主宗庙社稷者也。代君不可以不戚,主国不可以不惧,宜戚而喜,何以能久!魏其不昌乎?”
弟敞为大将军曹爽参军,宣帝将诛爽,因其从魏帝出而闭城门,爽司马鲁芝率府兵斩关赴爽,呼敞同去。敞惧,问宪英曰:“天子在外,太傅闭城门,人云将不利国家,于事可得尔乎?”宪英曰:“事有不可知,然以吾度之,太傅殆不得不尔。明皇帝临崩,把太傅臂,属以后事,此言犹在朝士之耳。且曹爽与太傅从受寄托之任,而独专权势,于王室不忠,于人道不直,此举不过以诛爽耳。”敞曰:“然则敞无出乎?”宪英曰:“安可以不出!职守,人之大义也。凡人在难,犹或恤之;为人执鞭而弃其事,不祥也。且为人任,为人死,亲昵之职也,汝从众而已。”敞遂出。宣帝果诛爽。事定后,敞叹曰:“吾不谋于姊,几不莸于义!”
其后钟会为镇西将军,宪英谓耽从子祜曰:“钟士季何故西出?”祜曰:“将为灭蜀也。”
宪英曰:“会在事纵恣,非持久处下之道,吾畏其有他志也。”及会将行,请其子琇为参军,宪英忧曰:“他日吾为国忧,今日难至吾家矣。” 琇固请于文帝,帝不听。宪英谓琇曰:“行矣,戒之!古之君子入则致孝于亲,出则致节下于国;在职思其所司,在义思其所立,不遗父母忧患而已,军旅之间可以济者,其惟仁恕乎!”会至蜀果反,琇竟以全归。祜尝送锦被,宪英嫌其华,反而覆之,其明鉴俭约如此。泰始五年卒,年七十九。
(选自《晋书•列女》)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代君不可以不戚 戚:忧愁。 |
B.斩关赴爽,呼敞同去 关:关隘。 |
C.凡人在难,犹或恤之 恤:担忧。 |
D.会至蜀果反,琇竟以全归 竟:终于。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魏其不昌乎 ②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
B.①吾不谋于姊,几不莸于义 ②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
C.①祜曰:“将为灭蜀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D.①且为人任,为人死 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辛氏“明鉴”的一组是( )
①魏其不昌乎 ②以吾度之,太傅殆不得不尔
③请其子琇为参军 ④吾不谋于姊,几不莸于义
⑤宪英嫌其华,反而覆之 ⑥会至蜀果反
A.①③⑤ | B.②③④ | C.①④⑥ | D.②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文帝当初被立为太子的时候,欣喜异常。宪英知道后,认为他缺乏忧患意识,国运 难以长久。 |
B.大将军曹爽与太傅俱受明皇帝临终之托,曹爽却大权独揽,谋篡帝位,被宣帝诛杀,是 他罪有应得。 |
C.曹爽蒙难,辛敞终随鲁芝赴险,虽救援未果,却成就了自己的义行,这得力于姐姐的帮助。 |
D.钟会有反心,在他做镇西将军时,请羊琇任随军,羊琇固辞,帝双不允,只好依母命而行,终于化险为夷。 |
把文言文阅读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人执鞭而弃其事,不祥也。
译文: 。
(2)会在事纵恣,非持久处下之道,吾畏其有他志也
译文: 。
(3)古之君子入则致孝于亲,出则致节下于国。
译文: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父舆,有风干。图,咸通末擢进士,礼部侍郎王凝特所奖待,俄而凝坐法贬商州,图感知己,往从之。凝起拜宣歙观察使,乃辟置幕府。召为殿中侍御史,不忍去凝府,台劾,左迁光禄寺主簿,分司东都。卢携以故宰相居洛,嘉图节,常与游。携还朝,过陕虢,属于观察使卢渥曰:“司空御史,高士也。”渥即表为僚佐。会携复执政,召拜礼部员外郎,寻迁郎中。
黄巢陷长安,将奔,不得前。图弟有奴段章者,陷贼,执图手曰:“我所主张将军喜下士,可往见之,无虚死沟中。”图不肯往,章泣下。遂奔咸阳,间关至河中。僖宗次风翔,即行在拜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后狩宝鸡,不获从,又还河中。龙纪初,复拜旧官,以疾解。景福中,拜谏议大夫,不赴。后再以户部侍郎召,身谢阙下,数日即引去。昭宗在华,召拜兵部侍郎,以足疾固自乞。会迁洛阳,柳璨希贼臣意,诛天下才望,助丧王室,诏图入朝,固阳堕笏,趣意野耄。璨知无意于世,乃听还。
图本居中修山王官谷,有先人田,遂隐不出。作亭观素室,悉图唐兴节士文人。名亭曰休休,作文以见志曰:“休、美也,既休而美具。故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而聩,三宜休;又少也惰,长也率,老也迂,三者非济时用,则又宜休。”因自目为耐辱居士。其言诡激不常,以免当时祸灾云。豫为冢棺,遇胜日,引客坐圹中赋诗,酌酒裴回。
客或难之,图曰:“君何不广邪?生死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每岁时,祠祷鼓舞,图与闾里耆老相乐。王重荣父子雅重之,数馈遗,弗受。尝为作碑,赠绢数千,图置虞乡市,人得取之,一日尽。时寇盗所过残暴,独不入王官谷,士人依以避难。
朱全忠已篡,召为礼部尚书,不起。哀帝弑,固闻,不食而卒,年七十二。
(《新唐书•列传一一九》)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俄而凝坐法贬商州 坐:由……而获罪 |
B.以足疾固自乞 自乞:请求辞去 |
C.悉图唐兴节士文人 图:图画 |
D.引客坐圹中赋诗 圹:墓穴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卢携以故宰相居洛//复拜旧官,以疾解 |
B.渥即表为僚佐// 数日即引去 |
C.遂奔咸阳//遂隐不出 |
D.客或难之//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司空图淡泊名利”的一组是
①召为殿中侍御史,不忍去凝府
②再以户部侍郎召,身谢阙下,数日即引去
③召拜兵部侍郎,以足疾固自乞
④其言诡激不常,以免当时祸灾云
⑤图置虞乡市,人得取之,一日尽
⑥每岁时,祠祷鼓舞,图与闾里耆老相乐
A.①③⑤ | B.①④⑥ |
C.②③⑤ | D.②④⑥ |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空图在咸通末考中进士,礼部侍郎王凝对他特别赏识。不久,王凝因犯法被贬为商州刺史。司空图感激他的知己之恩,跟随王凝一起去商州,他待人就是这么讲义气。 |
B.黄巢攻陷长安,司空图将随天子避难。他弟弟的仆人段章曾劝他说:“我的首领张将军喜欢结交读书人,您去见见他,不要枉丢了性命。”司空图因不肯背弃朝廷而没有去。 |
C.柳璨为了迎合贼人的旨意,陷害有才能有声望的人,帮助削弱唐王室。他想笼络司空固。司空图假装失态,表现粗野。柳璨见他无意于仕途,于是任凭他回山。 |
D.司空图淡泊名利,辞官后便隐居王官谷不出。还在那里建造了简陋的亭观,并在亭中画了唐兴以来全部有节操者及知名文人的图像,将亭题名为“休休亭”。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台劾,左迁光禄寺主簿,分司东都。
译文:
(2)我所主张将军喜下上,可往见之,无虚死沟中。
译文:
(3)君何不广邪?生死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
译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吕元膺,字景夫,郓州东平人。姿仪瑰秀,有器识。历右司员外郎。出为蕲州刺史,尝录囚,囚或白:“父母在,明日岁旦不得省,为恨。”囚泣,元膺恻然,悉释械归之,而戒还期。吏白“不可”,答曰:“吾以信待人,人岂我违?”如期而至。 自是群盗感愧,悉避境去。
元和中,累擢给事中。俄为同州刺史。既谢,帝逮问政事,所对详诣。明日,谓宰相曰:“元膺直气谠言,宜留左右,奈何出之?”李簿、裴珀谢,因言:“陛下及此,乃宗社无疆之休。臣等昧死请留元膺给事左右。”未几,兼皇大子侍读,进御史中丞。拜鄂岳观察使。
尝夜登城,守者不许。左右曰:“中丞也。”对曰:“夜不可辨。”乃还。明日,擢守者为大将。
入拜尚书左丞。度支使潘盂阳、太府卿王遂交相恶,乃除盂阳散骑常侍,遂邓州刺史,诏辞无所轻重。无膺上其诏,请明枉直,以显褒惩。
江西裴堪按虔州刺史李将顺受赇,不覆讯而贬。元膺曰:“观察使奏部刺史,不加覆.虽当诛,犹不可为天下法。”请遣御史按问,宰相不能夺。
选拜东都留守。故事,留守赐旗甲,至元膺不给。或上言:“用兵讨淮西,东都近贼,损其仪,沮威望,请比华、汝、寿三州。”帝不听,并三州罢之。留守不赐旗甲,自此始。都有李师道留邸,邸兵与山棚谋窃发,事觉,元膺禽破之。始,盗发,都人震恐,守兵弱不足恃,元膺坐城门指纵部分,意气闲舒,人赖以安。东畿西南通邓、虢,川谷旷深,多麋鹿,人业射猎而不事衣,迁徙无常,皆趟悍善斗,号曰“山棚”。权德舆居守,将羁縻之,未克。至是,元膺募为山河子弟,使卫宫城,诏可。
改河中节度使。时方镇多姑息,独元膺秉正自将,监军及中人往来者,严惮。入拜吏部侍郎。正色立朝,有台宰望,处事裁宜,人服其有体。以疾改太子宾客。居官始终
无訾缺。卒,年七十;,赠吏部尚书。
(节选自『新唐书•卷八十七》)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姿仪瑰秀,有器识 器:才能。
B.既谢,帝逮问政事 逮:趁机。
C臣等昧死请留元膺给事左右 昧:愚昧。
D.元膺坐城门指纵部分 部分:部署,分派。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如期而至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①请明枉直,以显褒惩 ②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c①虽当诛,犹不可为天下法 ②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D.①或上言 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下列各句中,全都表现吕元膺“正直无私”的一项是
①悉释械归之,而戒还期 ②上其诏,请明枉直
③请遣御史按问,宰相不能夺 ④留守赐旗甲,至元膺不给
⑤独元膺秉正自将 ⑥居官始终无訾缺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吕元膺任蕲州刺史时,不顾属下反对,在大年初一将囚徒释放回家探望父母,而这些囚徒也很守信用,如期而返,境内的盗贼也受到感动,主动离开了蕲州。
B.吕元膺任鄂岳观察使时,曾在夜间想登城巡视,守城人认为夜间辨认不清身份,不许他登城,元膺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提拔他做了大将。
C吕元膺任尚书左丞时,度支使潘盂阳与太府卿王遂两人闹矛盾,关系紧张,他就安排孟阳做了散骑常侍,王遂做了邓州刺史,在公文中并不明确指出谁是谁非,成功地化解厂二人的矛盾。
D吕元膺任东都留守时,邸兵与山棚人阴谋叛乱,守军势力孤弱,人们惶恐不安;面对危急的形势,吕元膺坐在城门上从容不迫,指挥若定,很快稳定了局势,平定•厂叛乱。
把文言文阅渎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厂翻泽成现代汉语。(8分
(1)史白“不可”,答曰:“吾以衍待人,人岂我违?”(3分)
(2)陛下及此,乃宗社无坝之休。(2分)
(3)正色立朝,有台宰望,处事裁订.人服其打体。(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陆襄字师卿,起家著作郎。后昭明太子统闻襄业行,启武帝引与游处。昭明太子敬耆老,襄母年将八十,与萧琛、傅昭、陆杲每月常遣问,加赐珍羞衣服。襄母常卒患心痛,医方须三升浆。时冬月,日又逼暮,求索无所,忽有老人诣门货浆量如方剂。始欲酬直,无何失之,时以襄孝感所致。
后为太子家令,复掌管记,母忧去职。襄年已五十,毁顿过礼,太子忧之,日遣使诫喻。中大通七年,为鄱阳内史。先是郡人鲜于琮服食修道法,常入山采药,拾得五色幡毦,又于地中得石玺,窃怪之。琮先与妻别室,望琮所处常有异气,益以为神。大同元年,遂结门徒杀广晋令王筠,号上愿元年,署置官属。其党转相诳惑,有众万余人,将出攻郡。襄先已率人吏修城隍为备,及贼至破之,生获琮。时邻郡豫章、安成等守宰案其党与,因求货贿,皆不得其实。或有善人尽室罹祸,唯襄郡枉直无滥 。人作歌曰 :「鲜于抄后善恶分,人无横死赖陆君。」
又有彭、李二家,先因忿争,遂相诬告。襄引入内室,不加责诮,但和言解喻之。二人感恩,深自悔咎。乃为设酒食令其尽欢,酒罢同载而还,因相亲厚。人又歌曰:「陆君政,无怨家。斗既罢,雠共车。」在政六年,郡中大宁。郡人李睍等四百二十人诣阙拜表,陈襄德化,求于郡立碑,降敕许之。又表乞留襄,襄固乞还。
襄弱冠遭家祸,释服犹若居忧,终身蔬食布衣,不听音乐,口不言杀害五十年。
选自《南史》
注释:毁顿,哀痛伤身。家祸,指陆襄父亲陆闲被叛贼王遥光杀害一事。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启武帝引与游处 引:邀请 |
B.襄母常卒患心痛 卒:通“猝”突然 |
C.守宰案其党与 案:搜捕 |
D.陈襄德化 陈:陈述,诉说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时以襄孝感所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B、又于地中得石玺,窃怪之 辍耕之垄上
C、但和言解喻之 但见悲鸟号古木
D酒罢同载而还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陆襄“忠”和“孝”的一组
A.复掌管记,母忧去职 时以襄孝感所致 |
B.唯襄郡枉直无滥 襄年已五十,毁顿过礼 |
C.在郡六年,郡中大宁 始欲酬直,无何失之 |
D.又表乞留襄,襄固乞还 释服犹若居忧 |
下列对有关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襄的品行深得昭明太子的赏识,昭明太子因此与他相识,并每月亲自到陆襄家中拜望陆母。 |
B.鲜于琮借神仙之名,聚众谋反,杀死县令并想攻打郡城,陆襄对此早有防备,最终打败贼人,生擒贼首。 |
C.在查办处理鲜于琮残孽余党的过程 中,陆襄一心为公,明察善恶,他的公正清廉,赢得了百姓的赞扬。 |
D.陆襄以德化为政,面对结怨甚深的彭、李二家,他并未简单责罚,而是好言相劝,晓之以理,使两家和解。 |
将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⑴始欲酬直,无何失之,时以襄孝感所致。
⑵其党转相诳惑,有众万余人,将出攻郡。
⑶因求货贿,皆不得其实。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傅永字惰期,清河人也.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王肃之为豫州,以永为王肃平南长史.齐将鲁康祖、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击之.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串,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教云:“若有火起,即亦燃之.”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率领来斫营.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祖等奔趣淮水.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康祖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井公政送京师.裴叔业围涡阳,时帝在豫州,遣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救之.永曰:“深沟固垒,然后图之.”聪等不从,一战而败.聪等弃甲奔悬瓠,永独收散卒徐还,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锐.藻徒边.永克官爵而已.不经旬,诏永为汝阴镇将,带汝阴太守.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溯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齐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解城围.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个人,南逆仙琕.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攻之,仙碑烧营卷甲而遁.英曰:“公伤矣!且还营.”永曰:“昔汉祖扪足,不欲人知.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君追之,极夜而返.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后除恒农太守,非心所乐.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矟①,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还京,拜光禄大夫.卒,赠齐州刺史.
①稍:shu6,同“槊”。 (选自《北史•傅永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 量:考虑,衡量。
B。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 禽:通“擒”,捉拿。
c,自将马步千人 将:将领。
D.贼俯射永,洞其左股 洞:射穿。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傅永字脩期,清河人也 | B.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
C.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 | D.遂与诸君追之 |
秦军解去,遂救赵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傅永有远见卓识,料事如神的一组是( )
①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
②有气千,拳勇过人
⑧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
④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率领来斫营
⑤永曰:“深沟固垒,然后图之。”聪等不从,一战而败
⑥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
A.①③④ | B.③⑤⑥ | C.③④⑤ | D.②④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永年轻时只有勇力而缺乏韬略,连—封信都不会答复,请人代自己回信,遭到拒绝后发愤读书,从而使自己变得“兼有才干”
B.涡阳之围时,虽因傅永的正确判断不为他人所认可而吃了败仗,但他又能及时地把握战争进程,运用谋略进行反击.
c.义阳之战,傅永被箭射中,他拔出敌箭,率领诸将乘胜追击,坚持作战到深夜,显示了他过人的毅力和英勇。
D.傅永年逾八十而“自称六十九”,回到京都后去拜望光禄大夫.最后,朝廷封他为齐州刺史。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深沟固垒,然后图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不经旬,诏永为汝阴镇将,带汝阴太守。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