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I、在一群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罕见的突变型白眼雄果蝇,让这只白眼雄果蝇与群体中的红眼雌果蝇交配,产生的F全为红眼果蝇,性别有雌有雄,现已知红眼与白眼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W与w控制,且红眼对白眼为完全显性,请利用上述材料(即野生型红眼果蝇,突变型白眼雄果蝇,F红眼果蝇),选择亲本,设计实验方案,只做二代杂交实验,探究控制红眼与白眼这一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只要求写出进行两代杂交所选亲本的来源及表现型,及预测最终杂交的实验结果和得出相应的结论)。
(1)第一代杂交实验母本             雌果蝇,父本             雄果蝇。第二代杂交实验母本             雌果蝇,父本             雄果蝇。
(2)实验结果预测1                                                         
结论:                                                                       
实验结果预测2                                                               
结论:                                                                       
II、果蝇的自然群体中,第II号染色体的变异很多。下表表示果蝇的三种第II号染色体突变类型(A、B、C)在不同温度下的存活能力与野生型果蝇的比较(以野生型为100)

分析表中数据,可看出生物突变的特点是           。如果果蝇生存环境的温度明显下降,经过较长时间后,类型           的基因频率会逐渐提高,进而形成一个新品种。如果这一新品种与原类型形成                  ,就产生了一个新的物种。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验证环境因子光照、二氧化碳的不足分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将叶片用打孔器打取小圆片,抽取叶内气体使之下沉于水中,在不同条件下根据叶圆片上浮所需时间的长短推测光合作用的相对强弱。请回答:
(1)实验假设
(2)实验1:取三角瓶,编号A,加入一定量的冷开水;再加入一定量的NaHCO3粉末,使其在水中溶解;
用黑纱布(透弱光)包裹三角瓶后,适宜温度下水浴保温;放入下沉小叶圆片10片,将三角瓶置于日光灯
下;记录叶片上浮所需时间或一定时间内的上浮叶片数.
a:参照实验1请简要写出实验2应变化的条件
b:参照实验1请简要写出对照组应变化的条件
(3)预期结果:实验组1
实验组2
对照组
(4)浸没于水中的叶圆片上浮的原因是

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

试管编号
实验步骤
1
2
3
4
1%NaCl溶液(mL)
1



1% CuSO4溶液(mL)

1


1% Na2SO4溶液(mL)


1

蒸馏水(mL)



1
pH6.8缓冲液(mL)
1
1
1
1
1%淀粉溶液(mL)
1
1
1
1
唾液淀粉酶溶液(mL)
1
1
1
1
各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
取出试管,加入1%碘溶液0.1mL
观察结果
无色
深蓝色
浅蓝色


(1)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其中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
(3)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
(4)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1~4号试管中的颜色依次是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

(11分)下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中DNA解旋主要发生在 段。
(2)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在 段。
(3)EF段形成的原因是
(4)该细胞主要在 点可能发生等位基因分离到不同的细胞;导致同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出现不同基因的变化可发生在 段。
(5)从曲线的 点开始,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单个细胞中可能含两个Y染色体的时期是
段。
(6)假设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以该生物体细胞中的这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该生物雄性个体细胞处于FG段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并在染色体上标出基因的位置。(4分)






在充满N2与CO2的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几株某植物,CO2充足。得到系统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图。

⑴ 第5~7h呼吸作用加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第9-10h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_________成为ATP合成的唯一场所。
⑶ 该植物积累有机物速率最快的时刻是第_________h时,积累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时刻在第__________h之间。
⑷ 在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交点时,叶绿体中ATP的转移方向是__________

Ⅰ、(8分)右图为酵母菌细胞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细胞结构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_______;与蓝藻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
(2)图中含有RNA的结构有(填序号)。
(3)图中不能直接分解葡萄糖但能释放的结构(填序号)。

Ⅱ、右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
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为
(2)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大量消耗外,还有
(3)在T1一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