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组织培养实验室的愈伤组织被真菌严重污染,为查找污染原因设计了4个实验,实验条件除图示外共他均相同。下列各图表示实验结果,据图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A.污染主要是培养基灭菌时间短造成的 |
| B.污染主要来源于组织培养所用的离体组织 |
| C.调节培养基pH能解决污染问题 |
| D.调节培养温度能解决污染问题 |
某海滩黄泥螺种群现存量约3000 T 。正常情况下,每年该种群最多可增加 300 T ,为充分利用黄泥螺资源,又不影响可持续发展,理论上每年最多捕捞黄泥螺的量为()
| A.不超过300T | B.1500 T |
| C.1650 T | D. 3000 T |
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2,4 – D能除掉双子叶植物杂草,而对小麦无影响。对此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2,4 – D对小麦的生长无作用; |
| B.双子叶杂草对2,4 – D的敏感性强; |
| C.小麦对2,4 – D的敏感性差; |
| D.同一浓度的2,4 – D对小麦和杂草的作用不同 |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错误叙述是: ( )
| A.兴奋只能以局部回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
| B.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电流在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
| C.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生长的正常孩子,其体内神经突起及突触数量将会增加; |
| D.传出神经元的轴突上某一点收到刺激,兴奋会向轴突两端进行传导 |
研究表明在人体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穿孔素可以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膜溶解而形成空洞,导致这些靶细胞解体死亡。下列与这一免疫过程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效应T细胞分泌穿孔素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
| B.靶细胞死亡后,侵入靶细胞的病毒也就死亡了; |
| C.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是其免疫反应的唯一表现; |
| D.在上述效应T细胞作用过程中产生的穿孔素属于抗体 |
下图表示正常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的体液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①②④构成了人体细胞的内环境 |
| B.效应T细胞分泌的抗体直接进入①,经①循环送至靶细胞 |
| C.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 |
| D.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中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