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g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
(1)a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 。
(2)当pH=7时,消耗NaOH溶液中NaOH的质量为 g。
(3)计算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为测定某碳酸氢铵化肥中的含氮量,小滨在实验室里取用8.5 g该化肥样品与20g NaOH溶液共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残留物为26.8 g(提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2NaOH="=" Na2CO3+2H2O+NH3↑,生成的氨气全部逸出,其他成分不含氮,也不参加反应)。试求:
(1)生成氨气的质量。
(2)该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所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在氧气性质和制取的试验中,需完成碳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两实验,实验册提示取用高锰酸钾的质量为7克。
(1)计算分析:小明实验时采用容积为125毫升的集气瓶,如果按实验册提示,他能否制得两瓶氧气?(氧气密度为1.43g/升)
(2)实验操作:
①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应选用如图甲中的发生装置;
②制氧时,小明未能收集到两瓶氧气,其可能的原因有;
A.没有塞紧试管塞 |
B.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
C.没有及时更换收集第二瓶 |
D.加热前已将集气瓶灌满水倒立于水槽中 |
③小明采用图乙方法收集,从水槽中取出充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方于实验桌上,发现瓶口上方的玻璃片容易滑动,其原因是。
人体胃液中含少量HCl,正常情况下胃液的pH为0.8~1.5,相应含HCl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2%~0.4%,胃酸过多与过少都不利于人体健康。某人出现反胃、吐酸水的症状,经检查其胃液中HCl的质量分数为1.495%(胃液密度约为1g/cm3).
(1)若人的胃液总量约为100mL,请完成下列表格:
正常情况下胃液中HCl的质量范围 |
|
该患者胃液中HCl的质量 |
|
该患者至少要除去的HCl的质量是 |
(2)医生给该患者开了一瓶胃舒平(每片含氢氧化铝0.39g),并要求病人每次服用2片,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在食用该药片后被出去的HCl的质量是多少?(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H2O)
(3)医生还提醒该胃药不宜过量服用,可能原因是。(答一点即可)
小明同学将13.9g含杂质的的纯碱样品(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与90.5g稀盐酸相混合,充分反应,测得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t/s |
t0 |
t1 |
t2 |
t3 |
t4 |
t5 |
t6 |
气体质量m/g |
0 |
0.88 |
1.76 |
2.64 |
3.52 |
4.4 |
4.4 |
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g
(2)请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反应是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3)求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Na2CO3+2HCl=2NaCl+CO2↑+H2O)。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探究孔雀石(一种铜矿石)的组成元素。他们取50克孔雀石粉末,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观察到孔雀石分解过程中有水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绿色的孔雀石逐渐变为黑色粉末(假设:孔雀石中的杂质不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石灰水吸收)。在此过程中他们测定了五次,相关数据如下表:
测定次数 |
生成沉淀的质量(g) |
生成水的质量(g) |
1 |
5 |
0.9 |
2 |
10 |
1.8 |
3 |
X |
2.7 |
4 |
20 |
3.6 |
5 |
20 |
3.6 |
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孔雀石的元素有。
(2)表中“X”的值为g。
(3)实验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