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丙>甲 |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6% |
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A.小于6毫升 | B.大于6毫升 | C.等于6毫升 | D.无法确定范围 |
人们的习惯动作中也存在一些科学道理。生活中常有揭开盖子(塞子)的动作,如:茶杯盖、锅盖等,这些盖子取下后该怎样放置比较合理()
A.正放 | B.倒放 | C.侧放 | D.随便放 |
由于森林的过量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土地出现沙漠化,导致我我国近几年来出现了最严重的沙尘暴天气。沙尘暴天气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
A.可吸入颗粒物 | B.一氧化碳 | C.二氧化氮 | D.二氧化硫 |
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盐酸。要立即确定它是否为浓盐酸,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猜想假设 | B.查阅资料 | C.进行试验 | D.交流讨论 |
小文在家中利用下物品:试管、烧杯、煤气和煤气炉、托盘天平、筷子、铁钉、食盐、食醋、石灰水、牵牛花汁、水、饮料吸管、胶头滴管、小勺,只利用这些物品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A.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的不同 |
B.探究牵牛花汁是否可作指示剂 |
C.探究加速食盐溶于水的有效方法 |
D.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