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所需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仪器名称:a________。
(2)C实验室里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为 ;要制备干燥的氧气,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填字母)。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气体的下列性质:①颜色 ②密度 ③溶解性 ④可燃性,必须考虑的是 (填序号)。
(3)MnO2在该反应中可以重复使用,理由是 。
钙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目前市场上的补钙药剂很多,右图是某种品牌的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请回答下列问题:
(1)CaCO3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2)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若每片钙片的质量为0.5g,则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如果按用量服用,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g。
现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ABC DEFG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②。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收集装置为。
(3)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通过排水量测定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则可用装置选用A、F、G,且各装置的管口连接顺序是:a→b→c→d,请在F装置图内画出导管(“b”和“c”)的长短情况。如实验过程发现F瓶中的水变红了,则在A装置组装时出现的错误是;
(4)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请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5)我区某中学王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上述实验时,发现“一同学不慎碰倒装满氧气的集气瓶,迅速扶起后,瓶中剩余的氧气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对此,王老师让该同学往集气瓶装入半瓶水,再用排水法收集1/2集气瓶的氧气,发现瓶中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①用下列方案收集“1/2集气瓶的氧气”,其中最合理的是____(填字母)。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如何判断集气瓶中气体已收集满?答:__________。
③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本实验中,集气瓶内的氧气约占总体积的__%,所以用“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来检验集气瓶中充满氧气的方法并不是完全可靠的。
有关水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图 1 为简易净水装置,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图 2 为简易蒸馏装置,海水分别经图2与图1 装置单独处理后,所得水质成分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
(2)图 3 为简易水电解器,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A 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
(3)双氧水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水和双氧水都含有相同的元素,但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________。
(4)下面实验中水的作用解释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
实 验 内 容 |
|
|
|
|
||||||||
水 的 作 用 |
连接前用玻璃端蘸水,起润滑作用。 |
瓶中的水起到防止实验时炸裂瓶底的作用。 |
形成密闭系统,用于观察现象检查装置是否漏气。 |
用胶头滴管滴少量水,让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
1909年,化学家哈伯用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首次合成了氨气,反应原理是N2+3H22NH3。氨气在氧气中能燃烧,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近年来,科学家发现用催化剂在常温下就能合成氨气,使其有望成为替代氢能的新一代能源。
(1)若用下面三幅模型图表示合成氨气的过程,则从反应开始到完成的排列顺序为
___(用字母表示)。
(2)氮氧化物有毒性,但在一定条件下,氨气燃烧产物却没有任何污染,该反应原理是4NH3+3O22X+6H2O,其中X是____。
(3)如果氨气不慎泄露,在关闭阀门的前提下,喷洒大量水雾即可。由此可知氨气可能具有的一条性质是______________。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二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
(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元素过渡到 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
(3)写出一个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阳离子。
(4)一般地说,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稀有气体除外),原子的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原子的半径随电子层数的增加而增大。请比较:氮原子半径磷原子半径;氧原子半径氟原子半径。(填“>”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