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①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推动实践发展的动力
②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③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④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苏轼的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遍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用拟人手法启示我们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书本是知识的源泉
C.文化的创新需要想象 D.要不断积累文化知识

下列活动中具有文化传播功能的是①古代商旅活动②网络互动③红色旅游④人口迁徙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经过最新调查考证,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有汉、满、蒙等36个民族过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全民性的民俗大节,但不同地区过端午节的风俗各异。这说明

A.文化的多样性 B.文化的继承性 C.文化的发展性 D.文化的稳定性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之所以代代相传,是因为

A.文化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能影响经济、政治生活
C.凡是文化,都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下列诗词的寓意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D.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