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9日,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发布。回答下题。《意见》指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加快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流转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这一做法有利于
①消除城乡发展差别,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②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③加快土地合理流转,提高农业土地利用效率
④改变土地所有性质,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从哲学上看,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流转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的依据是
|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
| B.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
| C.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 |
| D.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 |
2012年9月,财政部决定发行2012年第十二期储蓄国债,期限为5年,年利率5.32%,最大发行额为90亿元。居民购买国债所得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下列对这一分配方式认识正确的是
| A.它是提高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
| B.它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主要方式 |
| C.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方式 |
| D.它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分配方式 |
到2020年,要实现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生活。为此国家必须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①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收入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
③坚持平均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④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2012年7月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在某民营企业工资津贴中,管理人员5人,年薪共390万元;技术人员10人,年薪共380万元;一般职员和工人一年的工资津贴总计380万元。由此可看出
| A.该企业对职员和工人实行多劳多得 |
| B.该企业员工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 |
| C.该企业分配明显向技术和管理人员倾斜 |
| D.该企业管理人员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
60多年来,我国分配制度经历了“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变迁。这一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 |
| B.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 |
| C.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
| D.是由我国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决定的 |
2012年9月2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这意味着,向海洋进军,向海洋要资源、要空间、要财富正成为沿海地区新一轮发展重点。发展海洋经济,有利于
①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资源,实现自给自足
②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③解决我国当前资源紧缺的突出矛盾,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④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