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一个国家,没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1)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请问他利用谁进行改革?
(2)战国时期,使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改革是什么?改革中有关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内容是哪一项?这次改革有什么作用?
(3)北魏孝文帝也进行了有效的改革,他的改革措施主要有哪些?(至少5点)这场改革有何进步意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北方民族大融合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历史给人智慧,历史给人启迪.阅读下列图片与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与交流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只不过因为“天朝”所产的茶叶、瓷器、丝巾是西洋各国所必需的,所以“加恩体恤”,┉┉这种盲目自大的观念,使清统治者将国门紧闭。──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

(1)从材料一图中,说明唐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材料二说明清朝前期的统治者对外实行了什么政策?
(3)以上两种政策导致的结果是唐朝越来越辉煌、强盛,受世界瞩目;而清朝在世界上却渐渐落伍了。这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什么启示?

《醒世恒言》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苏州盛泽镇上,有个小户人家施复夫妇俩口。他们有一张织机,织的绸光彩润泽,人们争相购买,他们赚了很多银子。十几年后,他们幽买了两所大房子和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他们由小手工业者发展成为机户。那时的机工大都来自破产的机户和农村失去土地的农民,他们一无所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一天不干活,就得挨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反映了当时的一种什么社会现象?
(2)材料中的“机户”和“机工”各自的身份是什么?
(3)机户和机工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读明长城图,讨论回答下列问题:(33题9分)

(1)明长城两端各是什么地方?
(2)万里长城修建始于何时?东西起止点是什么地方?修建的目的是什么?
(3)如何评价明长城?

看图回答问题:

(1)你知道这是哪个朝代的疆域图吗?你的依据是什么?(依据写出两点及可)
(2)它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在这个民族发展的历史上,有两位杰出的人物,他们是谁?他们各自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3)这个王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读下列运河示意图,请回答:
下图是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

请写出:
(1)大运河的三点: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2)写出大运河的四段: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3) 大运河开凿的目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