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寇准认为澶州北城将士正在浴血奋战,皇帝亲临----说:“陛下不过河,则人心益危,敌气未摄,非所以取威决胜也。”
材料二 “----二、以白沟河为界,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澶渊之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爆发的时间是何时?战争的结果如何?
(2)材料二 中的和约签订于何时?其签订与材料一中战争的结果有没有联系?
(3)北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被称为什么?这一费用有何影响?
(4)有人说,这一条约是不平等条约,是屈辱的。你是如何看待的?
识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的人物是谁?图二的创办标志着什么运动的开始?
(2)这次运动高举的旗帜是什么?
(3)怎样评价这次运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1)材料中的口号出自哪次运动?发生在哪一年?
(2)这次运动有何历史意义?
(3)最能体现这次运动的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4)从这两则材料你看到中国人民的哪些精神?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9分)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请写出五四运动前期和后期的两个中心城市。(4分)
(2)材料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指的是哪一年?(2分)
(3)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3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白
(1)秦王是指谁?
(2)材料赞扬了秦王的什么功绩?
(3)秦王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这两句话是谁说的?他生活在什么时期?
(2)他创造的新的诗歌体裁是什么?代表作是什么?
(3)这两句话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他与什么节日有关?人们用什么样的习俗纪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