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上,不仅出现过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还出现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20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和教训。
请完成:
(1)“一化三改”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哪两次急躁冒进的严重错误?
(3)60—70年代,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是指什么?
(4)20多年的探索,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经验、教训各一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探究开放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76年,英国人在上海修筑了吴凇铁路,这是中国境内的第一条客运铁路。这条铁路的修建事先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同意,运行不久,火车又轧死了人。清政府遂以28万两白银赎回铁路,随即拆毁,将铁轨抛入大海。
材料二 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
——义和团揭贴
材料三 要想富,先修路。
——当代一句流行语
请回答:从中国的第一条铁路的命运和义和团的揭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铁路的什么态度?
说说铁路和轮船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以后,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三反映了人们的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1、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春秋争霸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分析题(本题15分)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礼运篇》
请回答:
(1)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因为谁而开始?
(2)他破坏了原有制度后,采取了什么制度?
(3)从此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到什么社会的发展阶段?这种社会制度包括了哪些朝代?
(4)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内容?如何看待它?
材料分析题(本题15分)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传说中哪个部落?
(2)“平定蚩尤乱”指的是哪次战役?
(3)“轩辕”究竟有哪些功绩?材料表达了孙中山对“轩辕”的什么感情?
判断题。(判断下列正误,对的打“√”,错的打“×”,每个2分,共10分)北京人使用和保管天然火增强生存能力。
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形成了。
夏、商、周是我国的青铜时代,因此,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出现在夏朝。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曾出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并立的局面。
为了巩固统治,东周的统治者开始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