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如下表材料二:朝迁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1)材料二中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什么时期?
(2)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3)请举两例宋代南方商业繁荣的表现。
(4)从南北方经济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破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地主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
——《苏联通史》第二卷
材料二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统计数据表
年份 |
棉花加工(吨) |
冶铁(吨) |
1861年 |
30951 |
327610 |
1891年 |
171994 |
992210 |
材料三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个前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它很快将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俄国社会各阶层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如何?根据材料一指出他们持这一态度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与俄国1861年改革有什么联系?
(3)根据材料三,分析日本的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4)综上,俄、日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从手工工场制到工厂制的过程,使经济基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各主要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成几倍、十倍的增长。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如英国的曼彻斯特在1780年建立起第一个大型机械化的棉纺织厂,不久便成为一个主要的纺织中心,人口由1750年的18000人增加到1851年人口普查时的30万人,……大大超过了城市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何成刚《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不同时期的煤炭、石油产量呈现怎样相同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别指出带来这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观察下图,根据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上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请将相应的地名填入答题卡(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三国同盟”的核心国
B、放弃“光荣孤立”政策的国家
观察下图,根据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请将下列国家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早期殖民国家:A、葡萄牙B、英国
(2)仔细观察该图,据图指出奴隶贸易的主要集运地的分布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6年2-7月,德军向法国不断发起猛烈进攻,一排排重型炮弹落在法国阵地上,屯时硝烟弥漫、气浪冲天。德军炮火摧毁了战壕,烧光了森林,消平了山头……此战役造成双方共70多万人的伤亡。
材料二: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子弹嘘嘘,大炮隆隆,我不想在呆在这里!---英国士兵在战壕里唱的歌。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次战役?一战后,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规定其海外殖民地中的中国山东权益由哪个国家继承?
(2)材料二反映了士兵的什么情绪?
(3)这场战争性质是什么?读了上述材料给你什么启示?(3分)
(4)怎样评价这场战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