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把“上农除末,黔首是富”定为基本国策,刻在琅玡台石壁上,并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这一政策指的是(  )。

A.休养生息政 B.无为而治政策
C.重农抑商政策 D.划疆分治政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法制发展史的角度看,宗教性常常是人类幼年时代法律的共性。古罗马所使用的大量不成文法皆依赖于神的启示和命令,其解释权掌握在祭祀手里。而《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成文法典的诞生。它的问世是社会发展轨迹的浓缩,是罗马走向文明之界碑。这表明

A.《十二铜表法》完全摆脱了宗教性  
B.《十二铜表法》是公民参与立法的结果
C.《十二铜表法》的解释权掌握在公民手中
D.《十二铜表法》具备了现代法律的一切特征

西欧粮食的收获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罗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C.水利灌溉技术发达   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宋史专家邓广铭在《论宋学的博大精深》中说:“在宋太祖、太宗相继统治时期内,在中央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宰相与副相之间,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充分利用其相互的牵制作用。”下列能说明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相互牵制的史实是

A.知州“三岁一易” B.另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C.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 D.公文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

儒家经典《大学》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制定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程序下,从个人到“家”、到“天下”的一种层次扩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法国史学家马克布鲁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马克布鲁赫强调历史研究应该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C.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