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计划用15年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留美幼童赴美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清朝官员深为不满:“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1881年,留美幼童被遣送回国。以上情况表明

A.统治者反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守旧观念阻碍近代人才的培养
C.新式学堂开始在中国出现 D.西方文化传入动摇了儒家思想地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交通工具对生活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表格:

年代
唐元和初年
北宋治平年间
南宋初年
元朝中统四年
明朝永乐初年
铁年产量
207万斤
824.1万斤
2162144斤
584 4000斤
19575026斤

表格能够说明的根本问题是()
A.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B.中国冶铁业在产量和技术上长期领先
C.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D.中国古代王朝对冶铁业的重视和大力扶植

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人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这段材料反映了明代丝织业中

A.官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B.私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C.产生了雇佣劳动关系 D.工匠与机户关系紧密

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中国古代妇女择偶一般“悔作商人妇”,而到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宁肯嫁与商人”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B.商品经济发展,传统观念发生变化
C.反封建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D.西学东渐,中国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