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在读到卢梭作品《爱弥儿》中的这段文字“只有自然永恒不变的秩序才更好地展示了至高的存在……我对上帝深信无疑,以至我不能相信那些不符合上帝之尊严的奇迹”时,在文字页边批了“绝妙”二字。这是因为该段文字
①崇尚理性,肯定客观世界的规律性 ②谴责宗教中的非理性因素
③号召向腐化的僧侣兴师问罪 ④凸显了充满个性的浪漫主义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记载:“(明代)海上(松江府一带)官、民、军、灶,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由此可见 ( )
A.松江是明代纺织业中心 | B.明代政府重视垦田种棉 |
C.棉花成为松江主要作物 | D.明代棉花种植超过粮食种植 |
四川有举办“牛王会”的风俗。崇州农户要给牛喂汤圆,简阳农户要给牛披红戴花,雅安农户要给牛王菩萨祝寿……这反映了 ( )
A.四川地区农民生活富庶、安定 | B.迷信思想借民间习俗广泛传播 |
C.牛耕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 | D.川西地区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 |
1928年,在签订《非战公约》时,帝国主义各国纷纷提出各自的“保留条件”。法国说可以进行防御战争,日本认为可以在中国东北自由行动。这些“保留条件”从本质上说明《非战公约》( )
A.充分尊重各国的主权 |
B.具有明显的虚伪性 |
C.没有得到列强的认可 |
D.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
《洛迦诺公约》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是因为( )
A.德国取得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席位 |
B.德国以平等地位参与国际活动 |
C.公约允许德国进入莱茵不设防区 |
D.公约不再限制德国的军事力量 |
1927年6月,法国外长白里安向美国国务卿凯洛格建议法美缔结一项永不相互交战的条约,但美国对白里安的态度反应冷淡,主要为了是避免( )
A.卷入法国在欧洲的纠纷 |
B.引起英国的强烈抗议 |
C.造成法美结盟的既成事实 |
D.刺激德国的扩军备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