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关于新航路的开辟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在以后几十年其他人也必然会这么做。斯塔夫里阿诺斯这样认为的原因是

A.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 B.美洲是落后的
C.美洲文明是先进的 D.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人在上海警察局1919年5月的档案中,发现当时许多上海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学校校长发出的通知(如右图)。引发学生缺席的原因应该是

A.民族工业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增加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C.淞沪会战爆发,急于逃避战火
D.国民经济崩溃,难以维持学业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天津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19 世纪 60 年代,清政府打算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文明。在这一点上,中国的领导者这时已准备超越纯军事范畴,广泛地将铁路、轮船航线、机械工厂和应用科学包括在内。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 “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 ”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这一“自治”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其荒谬是因为

A.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
B.儒家的至尊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C.西方文明与儒家文明处于根本对立,双方无法兼容
D.中国的西方化不彻底,无法真正推动中国进步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1865年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两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年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推动中国近代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实现中国工业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

武宣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民间流传着“洪秀全智惩清兵”等七个短篇故事,歌谣有“妹莫忧,卷起包袱上柳州,跟随天军去打仗,太平天下乐悠悠”等10多首。这些资料的研究价值在于

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B.太平天国运动实现了土地的平均分配
C.清政府军队不堪一击
D.太平天国运动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