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哺乳动物受精后不久,受精卵开始进行细胞分裂。经桑椹胚、囊胚、原肠胚和组织器官的分化,最后发育成一个完整的幼体,完成胚胎发育的全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题图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囊胚期示意图,①②③依次称之为透明带、滋养层、内细胞团 |
B.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经历的时期是受精卵→卵裂期→桑椹胚期→囊胚期→原肠胚期→幼体,其中,最关键的时期是原肠胚期 |
C.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分化开始于囊胚期,终止于生命结束 |
D.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原肠胚期的胚胎进行并均等分割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较,可能偏小的是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
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装置上的电灯 |
C.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样方线上的个体都被统计在内 |
D.在调查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时,以多个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
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下列各项中,与P点相对应的是
A.具顶芽植株的侧芽部位 |
B.植株横置时,茎弯曲部位的近地侧 |
C.植株横置时,根弯曲部位的背地侧 |
D.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时,尖端下部的背光侧 |
免疫系统是人类抵御疾病的最重要防线,以下各项不属于免疫系统作用的是
A.清除人体内衰老、死亡细胞 |
B.清除体内变异、恶化细胞 |
C.抵御外来细菌、病毒入侵 |
D.对进入人体内的有毒物质进行识别与解毒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
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
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
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新物种的诞生 |
B.生殖隔离的产生并非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 |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