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鸭——萍共作是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
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
C.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 |
D.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
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噬菌体须在活菌中增殖培养是因其缺乏独立的代谢系统 |
B. | 提取组织 是利用不同化合物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 |
C. | 成熟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细胞壁具有选择透(过)性 |
D. | 呈指数扩增 片段是因为上一轮反应产物可作为下一轮反应模板 |
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由此无法推断出()
A. | 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 |
B. | 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 |
C. | 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D. | 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 |
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
A. | 病毒感染→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 |
B. | 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 |
C. | 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 |
D. | 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 |
在细胞生命活动中,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A. | 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分泌到胞外 | B. | 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
C. | 老化受损的细胞器融入溶酶体中 | D. | 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线粒体 |
下列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对应有误的是()
A. | 细胞膜:脂质、蛋白质、糖类 | B. | 染色体:核糖核酸、蛋白质 |
C. | 核糖体:蛋白质、核糖核酸 | D. | 细胞骨架:蛋白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