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正确表示形成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 )
①氨基酸 ②C、H、O、N等元素 ③氨基酸脱水缩合
④一条或几条多肽链连接在一起 ⑤多肽 ⑥蛋白质
A.②一①一③一④一⑥一⑤ B.①一③一②一④一⑥一⑤
C.②一①一⑥一③一④一⑤ D.②一①一③一⑤一④一⑥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在细菌体内合成蛋白质的错误叙述是( )
A.原料和酶来自细菌而模板来自噬菌体 |
B.模板和酶来自噬菌体,核糖体和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 |
C.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 |
D.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核糖体、氨基酸原料和酶由细菌提供 |
在豌豆粒中,由于控制合成淀粉分支酶的基因中插入外来DNA片段而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使得豌豆粒不能合成淀粉而变得皱缩。此事实说明( )
A.基因是生物体性状的载体 |
B.基因能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C.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D.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顺序是( )
A.复制→同源染色体分离→联会→着丝点分裂 |
B.联会→复制→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分裂 |
C.联会→复制→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 |
D.复制→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分裂 |
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区别是( )
A.同源染色体是否联会和分离 |
B.细胞质的分配是否均匀 |
C.染色体复制次数是否相同 |
D.细胞分裂次数是否相同 |
初次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是( )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
B.萨顿的蝗虫实验 |
C.摩尔根的果蝇红白眼杂交实验 |
D.人的红绿色盲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