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细胞中含量很多 | B.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水解 |
C.ATP和ADP可以相互转化 | D.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 |
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的卡佩奇和史密斯以及英国的埃文斯等3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基因靶向”技术上的贡献。“基因靶向”又称“基因敲除”或“基因打靶”,是指定向替换生物某一基因的技术。它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A.基因突变 | B.基因重组 | C.染色体变异 | D.DNA复制![]() |
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
正常基因: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
突变基因1: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
突变基因2:精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
突变基因3:精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酪氨酸—丙氨酸
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3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是
A.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
B.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
C.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缺失![]() |
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缺失![]() |
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进化而来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 | 普通野生稻在进化过程中丧失了部分遗传多样性 |
B. | 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变异决定了普通栽培稻的进化方向 |
C. | 落粒性突变对普通野生稻有利,对普通栽培稻不利 |
D. | 普通野生稻含有抗病虫基因,是水稻育种的有用资源 |
将一粒花粉进行组织培养,对刚分化出来的芽用秋水仙素处理,长大后该植物正常开花结果。与该植株珠被细胞染色体数目不相同的是
A.根细胞 | B.叶细胞 | C.花瓣细胞 | D.子房壁细胞 |
右图表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种群,一个种群主要以a为食,另一个种群以b为食,它们所吃的食物有些是共同的,以c表示。(图B表示A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下列关于种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两个种群间存在着竞争的关系 |
B.自然选择使以c为食的个体逐渐减少 |
C.自然选择一定会使两种群中的一种灭亡 |
D.两个种群在竞争中最终适应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