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被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各个方面,而且它是早于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前而被测序的一种动物。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右下图是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请根据图回答:
该果蝇体细胞中含有______对同源染色体,其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时为____________个;
此果蝇的性染色体为_______(填数字),这是_______性果蝇。
D、d与B、b基因在遗传时遵守基因的______________规律,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A,白眼a),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若用一次交配实验即可确定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在性染色体上,选择的亲本表现型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预期及相应结论为:
①子代中雌、雄果蝇全部为红眼,则这对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②子代中雌果蝇全部红眼,雄果蝇全部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③子代中雌、雄果蝇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我省某经济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结果如图。
(1)图甲表示全光照和不同程度遮光对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的_____
上。需先用___________(填溶剂名称)提取叶片中的色素,再测定叶绿素含量。用纸层析法进一步
分离色素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据图分析,该植物可
通过___ ________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
(2)图乙表示初夏某天在遮光50%条件下,温度、光照强度、该植物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的日变化趋势。8:00到12:00光照强度增强而净光合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18:00时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
(3)实验过程中,若去除遮光物,短时间内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___________。
下面三个图是某研究小组利用过氧化氢酶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1、2、3所代表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依次为 、H2O2浓度、pH。
(2)根据图1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3)图2曲线bc段产生的最可能原因是 。
(4)若进行图2所代表的实验时增加过氧化氢酶的含量,请在图2中,利用虚线绘出曲线的变化情况。
(5)能否以H2O2为材料来探究温度对H2O2酶活性的影响?
根据“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原理是依据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_____________反应,鉴定生物组织中某种有机物的存在。
(2)鉴定成熟梨果肉内存在还原性糖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该试剂与细胞内可溶性糖中的还原性糖在 条件下形成__________________。
(3)鉴定花生子叶中存在脂肪,所用的试剂是______,反应后颜色为 ;若用物理方法鉴定脂肪的存在,烘烤花生种子后,把子叶放在白纸上用手指挤压,纸上后出现透明的油迹,说明子叶含有______。
(4)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先向试管内注入2mL黄豆组织样液;然后向试管内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向试管内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摇匀。为什么只加3~4滴双缩脲试剂B而不能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鉴定蛋清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为何充分稀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做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和蛋白质的实验时,在鉴定之前,可以留出一部分样液,以与鉴定后的样液的颜色变化作_____________之用,这样会增强说服力。
某致病细菌分泌的外毒紊,无色,细针状结晶,对小鼠和人体有很强的毒性,可引起流涎、呕吐、便血、痉挛等,以致死亡.该外毒素为环状肽,结构式如图所示.
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中含有游离的 个氨基, 个羧基.
(2)该化合物是由 个氨基酸组成的,区别这些氨基酸的种类是依靠其结构中的 .
(3)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有 种,其中有 个氨基酸的R基相同,这个R基是 .
(4)该化合物称为 肽化合物,含有 个肽键.
(5)填写虚线框内结构的名称:A. ,B. .(从氨基酸结构通式的角度讲)
(6)该化合物具有8个氮原子,其中 个位于肽键上, 个位于R基上.
(7)该外毒素在环肽形成过程中失去了 个水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
(8)现有一种“十三肽”,分子式为C54H95N17O20,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氨基酸。
将该“十三肽”彻底水解后有 个丙氨酸, 个赖氨酸, 个天冬氨酸。
在使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教材要求必须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使用,切勿分别使用。但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者设想按照不同的使用顺序先后使用甲液和乙液及是否混合后使用,结果是否一样?
实验猜想: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与其甲液、乙液使用顺序及是否混合使用无关。
实验设计:为探究以上猜想,实验按下列表格中的思路设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2、3号试管中空格处应加入的物质是A: B: C:
(2)1、2、3号试管的设计主要体现了什么样的实验设计思路? 。
(3)1号和2号试管相比,实验变量是 。
(4)理论预测及相关结论:①当出现了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时,实验猜想是正确的? 。
②当出现了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时,实验猜想是错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