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右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A为生产者,C为无机环境
B.图中可构成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C.打向C的箭头均表示呼吸作用产生的CO2
D.C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群落之间是以气体的形式来循环的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右下图为细胞膜结构图,其中a和b分别代表不同分子或离子进出绌胞的方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癌变时②的含量减少
B.b可表示肌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
C.将③分子制成微球体用来包裹重组DNA分子,导入到相应的受体细胞中,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D.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Na离子通过②进入细胞,此过程不消耗ATP

甲物质的分子式为C12H22O11,乙物质的分子式为C37H110O6;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在生物体内被彻底分解时,甲物质比乙物质( )

A.耗氧少,产生能量少 B.耗氧多,产生能量多
C.耗氧少,产生能量多 D.耗氧多,产生能量少

某种群产生了一个突变基因F,其基因频率在种群中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该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因为环境改变使之产生了定向变异
B.基因型为FF的幼体存活率一定高于杂合子的存活率
C.该种群中F基因频率发生定向变化表示新物种的产生
D.F基因决定的性状在生存斗争中占有优势

育种的方法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等。下面对这五种育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在细胞水平上进行操作
B.都不可能产生定向的可遗传的变异
C.涉及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D.都不能通过产生新的基因从而产生新的性状

在一个种群中发现两种突变的性状,其中表现A种性状的个体,无论繁殖几代,性状都不变;而表现B种突变性状的个体,繁殖到第三代又有37.5%的个体恢复到原来的性状。A、B突变分别属于
A.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 B.人工诱变和染色体变异
C.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 D.都是隐性突变或者都是显性突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