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提出问题是只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实验基础上的 |
B.“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个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不可以解释所有生物的遗传现象 |
右图是高等生物多聚核糖体合成肽链的合成过程,有关该过程的说法
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翻译的过程,图中核糖体从左向右移动 |
B.多聚核糖体合成的多条肽链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上互不相同 |
C.若合成某条肽链时脱去100个水分子,则该肽链中至少含有102个O原子 |
D.若合成产物为胰岛素,则它不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②基因型为AaB的绵羊可能产生aY的精子
③高茎豌豆(Dd)产生雌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D:d=1:1
④染色体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改变一定会引起遗传性状的改变
⑤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均有可能发生
⑥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物一定是纯合体
A.1 | B.2 | C.3 | D.4 |
下表列出了纯合豌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F2的部分基因型(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表中Y、y、R、r基因的载体有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 |
B.表中Y与y,R与r的分离以及Y与R或r、y与R或r的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
C.③④代表的基因型在F2中出现的概率之间的关系为③>②=4>① |
D.F2中出现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概率是3/8或5/8 |
在人的精原细胞中不可能生的是()
A.氢键形成 | B.DNA解旋 | C.基因的自由组合 | D.基因的转录 |
玉米子粒黄色对无色为显性。现用无色玉米为母本,去雄后授以黄色玉米花粉,若母本植株所结子粒中出现无色子粒,原因可能是()
①父本是杂合子②外来花粉授粉③多倍体不育④未受精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