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提出问题是只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实验基础上的 |
| B.“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个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
|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
|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不可以解释所有生物的遗传现象 |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S型、R型活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存在着S型、R型两种类型的细菌 |
| B.小鼠体内出现活S型细菌是由于R型细菌基因突变的结果 |
| C.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R型细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作用所致 |
| D.曲线bc段上升,与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免疫力降低有关 |
农科所通过如图育种过程培育出了高品质的糯小麦,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 |
| B.要获得yyRR,b过程需要进行不断的自交来提高纯合率 |
| C.a、c过程都需要使用秋水仙素,都作用于萌发的种子 |
| D.a过程能提高突变率,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
田间种植的三倍体香蕉某一性状发生了变异,其变异来源通常不可能来自 ( )
| A.基因重组 | B.基因突变 | C.染色体变异 | D.环境变化 |
下图是生产实践中常用的几种育种方法,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培育新品种甲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
| B.培育新品种乙时需要筛选变异植株主要原因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
| C.培育新品种的过程中组成A组织的是高度液泡、无定形的薄壁细胞 |
| D.甲、乙、丙的培育都需要进行植物的组织培养 |
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
|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
|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