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某雄性二倍体动物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排除它不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理由是( )
①有同源染色体
②有等位基因(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分别用A、a等字母表示)
③有成对的性染色体 ④没有联会 ⑤有染色单体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右图纵轴表示青霉菌的菌株数,横轴表示青霉素的产量,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菌株数与产量之间的变化,曲线b、c、d表示某实验小组用不同剂量诱变剂处理后菌株数与产量之间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最符合人们要求的菌株是d曲线对应的菌株 |
B.b、c、d三曲线比较说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
C.曲线b和a相比说明诱变剂可诱发基因突变,使青霉素产量提高 |
D.结果表明,不同剂量诱变剂处理最终能得到符合要求的类型 |
下列不能作为基因工程操作工具的是
A.限制酶 | B.DNA连接酶 | C.DNA聚合酶 | D.噬菌体 |
下列是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叙述:
①携带遗传信息②能转运氨基酸 ③能与核糖体结合
④能转录产生RNA⑤每相邻三个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
⑥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④⑥ | B.②④⑤ | C.②③⑥ | D.①③⑤ |
下图A、B、C表示自然条件有差异、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地区。A地区物种甲某些个体迁移到B、C地区,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留居A地区甲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再发生改变
C.乙、丙两个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它们的基因库存在较大差异
D.甲、乙两个种群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的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
某种植物正常群体中可产生少量突变类型,突变类型可产生有毒的生物碱,导致食用包含此种植物的某种昆虫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突变类型对昆虫的变异具有定向选择的作用 |
B.昆虫的变异可降低其灭绝的可能性 |
C.昆虫的选择作用可能导致该突变基因的频率增加 |
D.最终昆虫和植物总会有一种生物被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