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镉大米"、"重金属蔬菜"、"血铅事件"等土壤污染案件频频见报,引起公众极大关注。以下调查结果来自环境保护部与国土资源部2014年4月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注: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还是国家主要的粮、棉作物产区)
材料二:据有关调查,在珠三角地区,不适宜种植农作物的污染土壤占到土壤总面积的22.8%,工业污染是最大祸首,一次性餐具造成的白色污染及居民生活污染也不容忽视。针对上述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回应,当前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尚未出台,土壤污染修复的技术规范还没建立,现有的土壤修复技术也不成熟,治理土壤污染任重道远。
(1)结合表一、表二和注,描述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并简要分析其危害。
(2)结合材料二,就政府和公民应如何保护土壤资源提出建议。
[智慧交往·收获友谊]
十六岁的刘某是某重点学校学生,犯罪前,他的学习成绩优异,名列班级三甲。后来,他在校外结识了一帮朋友,经常被他们请去吃喝玩乐。渐渐地刘某觉得学校生活太枯燥,外面世界很精彩,于是将内宿转外宿和朋友住在一起。后来,由于朋友都无固定职业,再加上朋友之间你请我请,个个为钱所困。当朋友提出盗窃自行车、电动车解决花费时,刘某没有拒绝认为朋友的话,就应该执行。就这样刘某把法律和道德抛在脑后,一宗宗盗窃,越陷越深,最终被判四年徒刑。身陷牢狱,刘某方噩梦初醒。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刘某错在何处?为什么?
(2)这个案例给了你什么启示?
[化解冲突·健康成长]
上初中后,小江的变化比较大。以前,小江是个非常听话的乖孩子,父母要小江做什么,他就做什么;现在则不同了,父母要小江做的事情,他偏不做,父母不让做的事情,他偏要做。以前,小江经常跟父母玩耍;现在,小江则想摆脱父母,我行我素,一个人去外面玩耍。这些变化使小江和父母都感到不愉快,原本和和气气的一家人,现在出现了危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表明小江与父母之间出现了危机和冲突,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什么?。(②分)
(2)列举当代中学生存在这种现象的两个具体事例。
(3)你认为小江该怎样化解与父母之间的这种危机?
材料一:2015年2月4日中午,《今日说法》播出《冲动的惩罚》:凌晨5点,四川达州16岁女生多次冲向疾驰而来的车辆,想用生命阻止与她有情感纠葛的两男生纠结的数人街头斗殴。冲动是魔鬼,帮同学出头参与斗殴的一名学校尖子生,被刺身亡。
材料二:2014年10月20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大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政府要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1)材料一的场景与材料二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之间的差距说明了一个怎样的现实?针对这个现实,我们应该怎么办?(从不同角度回答)(3 分)
(2)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人物的错误之处。
(3)材料二体现了依法治国基本环节哪一方面的内容?(1分)
(4)如果你校将举行一次法治教育活动,请为其设计一种形式,并列出这种形式的具体程序。(2分)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强力反腐。一大批贪腐分子纷纷落网,极大地提振了全党的信心和威信,赢得了全社会的支持和拥护。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原江苏省副省长仇和被双规,再次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考考你】十八大指的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今年的两会分别是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1)请分别说明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政治体制中的地位。
【明是非】针对这些贪腐分子的落网,甲同学认为主要是因为违反了法律,违法必究;乙同学认为这些贪腐分子走到今天主要是因为他们自己缺乏责任意识,没有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评析。
《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于2015年2月28日首发,当日播放近亿次,103分钟的视频剖析了给中国带来严重大气污染的燃煤和燃油存在的四大问题,引发高度热议,环保问题再次成为关注度最高的热门话题。
(1)【生活感知】列举你身边有哪些环境问题,并简要分析这些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
(2)【理性分析】解决雾霾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历史重任,需要和我国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请简单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