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书黄筌画雀
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乃知观物不审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乎?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上文作者是 代的文学家苏轼,我们曾学习过他的一首咏月词
。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验之信然。惟颍川徐庶与崔州平谓为信然。 |
B.虽画师且不能。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C.乃知观物不审者。乃不知有汉。 |
D.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本文揭示了一个艺术创作规律,那就是: 。
塞外杂咏①
林则徐
天山万笏②耸琼瑶,早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被革职后,西行伊犁途中。②笏:封建时代大臣上朝拿的手板,用象牙、玉石或竹片制成,可以在上面记事。
阅读上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具体分析“天山万笏耸琼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天山什么特点?(2分)
答:体会“我与山灵相对笑”中“笑”的含义,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题。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刘攽(bān),庆历六年进士,曾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 诗的前两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三、四句描写了作者在雨后池上所见的具体景物有哪些?诗中所写景物勾勒的是哪个季节的图画?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题。(4 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①遗民泪尽②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 ①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 ②胡尘: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指金朝的暴政。这首诗前两句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思?( )
A.恬淡超脱 | B.壮志难酬 | C.忧国忧民 | D.旅思乡愁 |
有人评论最后一句“山山黄叶飞”含有“余不尽之意”,请加以品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二两句所描写的画面。
末句中“落”换成“在”好不好?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