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产,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这段史料可以用于研究下列哪一位皇帝在位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
| A. | 隋炀商 | B. | 唐太宗 |
| C. | 武则天 | D. | 唐玄宗 |
下列表格数据变化,表明我国
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表:
| 所有制性质 |
经济成分 |
1952年 |
1956年 |
| 公有制经济 |
国营经济 |
19.1% |
32.2% |
| 合作社经济 |
1.5% |
53.4% |
|
| 公私合营经济 |
0.7% |
7.3% |
|
| 私有制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6.9% |
0% |
| 个体经济 |
71.8% |
7.1%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B.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封建土地所有制废除
D.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31年,上海的一位女士给在外地的丈夫打电话。下列通话内容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A.“商务印书馆的老板找过你。” |
| B.“儿子参加会试中举人了!” |
| C.“女儿想到延安参加抗日。” |
| D.“西藏解放了,我要进藏采访。” |
“八月十五复仇节,八月十五胜利天。伏尸流血五千里,尝胆卧薪一百年。”这首诗歌反映了: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沦丧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③抗日战争的胜利 ④文化大革命结束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②④ |
中国近代史上,单个国家逼迫清政府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明清时期
| A.民族融合的加强 | B.中外友好交往 |
| C.君主集权的加强 | D.思想控制的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