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四川农村体验生活,满怀激情地谱写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他选择赴上述农村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理由是
20世纪70年代初期,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主要是因为()
A.建立了中印、中缅友好关系 |
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
C.中国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为了运输煤炭,清政府同意在唐山到胥各庄之间修建一条长10千米的铁路。铁路建成后,由于清政府害怕蒸汽机车的隆隆震颤声惊动了附近的皇陵,就让骡马充当“火车头”,这就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这段奇闻充分说明了()
A.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落后 |
B.封建顽固势力阻碍了近代化进程 |
C.封建迷信对社会危害极大 |
D.马拉火车的壮举震惊了世界各国 |
浙江奉化溪口雪窦山,为张学良将军幽禁生活的第一站。院落中将军塑像的底座上,刻有周恩来题写的“千古功臣”四个大字。称张学良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最主要的原因是()
A.抓住了中国共产党的老对手蒋介石 |
B.邀请中国共产党参加谈判 |
C.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
D.停止向红军进攻 |
《马关条约》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 B.开辟新的通商口岸 |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 D.赔偿日本巨额军费 |
教育家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此则日记最可能记于 ()
A.1895年 | B.1898年 | C.1911年 | D.194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