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1世纪世界的主题仍旧是和平与发展,然而当今天下并不太平:钓鱼岛争端、朝鲜核试验、乌克兰危机等战争阴霾依然笼罩着人类,警醒世人珍惜和平,勿忘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重温战争历程】
材料一  201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爆发75周年。为铭记历史,警惕战争,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将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年月日)和标志。
材料二 下图是一幅宣传海报,上面有残破的美国国旗和相关文字。其中文字的意思是"记住12月7日!"

2.请写出材料二中提到的"12月7日"发生的历史事件及影响。
【探究战争根源】
材料三 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迫使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根据条约,德国交出了1/8国土、1/10人口和300万平方公里的全部殖民地,承担13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废除德国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东岸地区50公里内,德国不能设防。
材料四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导致德国经济急剧下滑,工业生产下降40%,外贸减少了69%,7万多家企业破产,失业人口高达800万。面对困难,国会没有能力组建新的政府,导致了德国政局的极度混乱。
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挑起的。分析材料三、材料四,归纳导致德国发动战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再现风云人物】
材料五 如下图所示

4.请写出材料五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图片中第一排自左向右三个人物的名字。
【感悟战争启迪】
材料六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5.请举出中国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三个将领。
材料七  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6.材料七的内容出自哪部文献?该文献的发表有什么意义?
7.结合材料六、七及所学知识,分析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读下列表格,完成

历史时期
对外交往状态
对外交往史实
交往路线
典型事件

对外开放
以陆路为主
开辟丝绸之路
唐朝
对外开放
海陆并举
②、鉴真东渡
明朝
对外开放

郑和下西洋
清朝

实行海禁政策,限制对外贸易

(1)上面是某校初三同学在进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专题复习时所列表格,空白处请你帮助完成。
材料二 (陆上)丝绸之路在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唐朝的西部疆域超过了汉朝,设置安西四镇,驻兵防守,由安西都护府管辖;以后又分置北庭都护府,统辖西域各地,为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高宗至玄宗时期,从事国际商贸的粟特人,长期操纵着丝绸之路的转运贸易。他们不仅在经济交流而且在文化交流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袄教、摩尼教以及中亚音乐舞蹈与历史传入中原,中原丝绸、造纸术也传入西方。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陆上丝绸之路进入全盛时期的有利条件。

会议协商是解决国家争端的重要途径。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494年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实行仲裁,在佛得角以西370里格处划界,史称“教皇子午线”。线东新发现的土地属于葡萄牙,线西划归西班牙。
——《图说天下· 世界历史》系列
材料二:克里蒙梭强硬的说:“如果不把萨尔交给法国,法国决不在任何条约上签字。”……英国提出莱茵河地区仍属德国,但要非军事化。
——唐贤兴《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在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后二至三个月之内,苏俄依据以下条件协助同盟国参加对日战争……”
材料四:1989年12月,美苏两国首脑在马耳他会晤。苏联认为“欧洲存在两个德国是现实,催促解决德国问题只能使欧洲国家发生的转折复杂化……德国统一不是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国际研究参考》1990年01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班牙、葡萄牙两国关于殖民地的矛盾源于哪一事件的发展?亚历山大六世“仲裁”表明教皇和教会有怎样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教皇和教会的这一地位在当时已受到哪一思想解放运动的挑战?
(2)材料二记述的历史背景是哪一国际会议的召开?这次会议最终签订了针对哪一国家的什么条约?
(3)材料三出自哪一重要国际会议的协定?除此之外,请说出这一会议还有哪些重要内容?
(4)材料四中 “欧洲存在两个德国”与哪一国际格局的形成有关?“欧洲国家发生的转折”指的是这些国家的什么发生了改变?请根据材料概括苏联对德国问题的态度(不得照抄原文)。
(5)请谈谈你对通过会议协商来解决国家争端这一做法的态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场上留下的一封封家书成为历史永远的见证。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北抗日联军政委赵一曼1936年8月牺牲前留下的家书

材料二: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写给妻子的家书

材料三:国民革命军第二〇〇师师长戴安澜1942年5月绝笔家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东北抗日联军是东北三省沦陷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英雄部队。东北三省沦陷始于日本发动的哪一事变?这一事变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左权将军所在的八路军改编之前的名称是什么?该部队改编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信中提到的“百团大战”在抗战中有怎样的地位?请根据书信内容判断书信的写于哪一年?
(3)材料三中的“国民革命军”的组建和哪一军校有关?信中的“上面”指国民党中央,请问此时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所在地是哪里?戴安澜将军1942年出征缅甸,与美英盟军共同抗击日寇。这体现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有怎样的国际意义?
(4)请结合材料,说说中国人民在抗战中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

中华民族有着包罗万象的传统文化。某兴趣小组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名人进行了探究。请完成下列各题。


图片搜集
问题探究
思想
光辉

左图人物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①_______。他创立了②_______派。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③_______的繁荣局面。
书法
艺术

左图是王羲之,他的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④“_______”。唐朝的⑤_______被誉为王羲之之后成就最大的书法家。
节日
传统

左图中人物是⑥_______时期的名仕介子推。传说晋文公为了纪念这位曾追随自己的忠臣而设立了寒食节。到了宋代,节日日益丰富。宋代最为重视的节日是⑦_______,即春节。家家户户都“新桃换旧符”。
中医
科学

左图是李时珍,他的代表作是⑧《_______》。我国传统中医源远流长,早在东汉时⑨《_______》就全面阐述了中医治病原则和理论。
思考
延伸
请再举出一例中国传统文化:⑩_______。

简答题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绵延不绝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轰击下,中国危机四起、人民苦难深重……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不懈探索,寻找救国救民道路,却在很长时间内都抱憾而终。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有了前进的主心骨……毛泽东同志在为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中,表现出一个伟大革命领袖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勇于开拓的非凡魄力、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杰出高超的领导才能。他思想博大深邃、胸怀坦荡宽广,文韬武略兼备、领导艺术高超,心系人民群众、终生艰苦奋斗,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列强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曾两次火烧圆明园,第一次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
(2)在寻找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功不可没,他们建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的最为突出的成就是什么?
(3)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确立的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4)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哪些努力?
(5)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有哪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