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是世界煤炭资源大国,也是煤炭生产、消费大国。煤炭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平均高达60%—70%。我国大矿区煤炭回采率均值为30%—40%,而发达国家煤炭回采率均值都在65%以上。我国煤矸石、煤矿瓦斯、矿井水综合利用率仅为60%,吨煤产值仅仅相当于先进国家的40%—53%。在焦化、气化、液化和合成化学品四类煤炭消费行业,其消费量约占煤炭总消费量的70%以上,对新能源的消费比例偏低,单位产值能耗高。同时,由于用煤品质低,导致煤炭燃烧不充分,排放出大量污染物。燃煤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煤炭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问题的解决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二 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能不能突围,能不能闯关?事关社会各界对未来中国经济和改革的信心。马云这些天就有点像被摸成惊弓之鸟,他前阵在一个论坛吐槽说,“有时候,打败你的不是技术,可能只是一份文件。”李克强总理2014年3月28日在沈阳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谈到:“要相信市场,相信老百姓有无穷的创造力”,“新兴业态我们没有经验,你别上来一棒子给它打死”,“有时候它们是惊弓之鸟”,“不要让人家说,政府的手闲不住。只要哪儿出现个新东西,你都要去摸摸它”。政府压根就无权摸!必须明确告诉官员,他想摸也无权摸,把官员的弓收了,老百姓才不会老像惊弓之鸟!也就是说,对市场主体,是“法无禁止即可为”;而对政府,则是“法无授权不可为”。
(2)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二体现的政治学道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为三大传统佳节。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唐出现观月、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八月是作物收获季5节、庆丰、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中秋节阖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古风延续至今。
材料二:在不知不觉中,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越来越受一些年轻人的欢迎,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却有走向衰落的迹象。有人认为,具有特定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华文明特点的传统节日受到冷落,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我国民间文化的冲击。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提到的“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情人节”“圣诞节” 属于传统文化的哪一方面的内容?(2分)
(2)作为传统文化,这些节日有什么共同特点?在当前发挥着怎么样的作用?(6分)
(3)对这些传统文化,我们是应该一概保留,还是全部抛弃?(6分)

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布。
材料一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面,《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相对于高考而言,自主招生是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下面是部分高校2010年自主招生面试试题,这些试题体现了高校选拔人才的价值取向。
☆何为软实力,如何构建国家软实力?
☆《阿凡达》很火,欧美大片、日本动漫也很受欢迎。如何在这种环境下发展中国文化?
☆谈谈雷锋精神的内涵理解,现在社会该不该提倡雷锋精神?
☆给你一张厚纸、一根铁丝,怎样煮熟鸡蛋?
☆"范跑跑"现象你如何看待?
(1)材料一所述试题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哪些要求?
材料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发展。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5日在京召开,会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2)根据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的原因。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全国各地以唱红歌的形式庆祝党的生日。某班举行“红歌与民族精神主题班会”。就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同学们积极踊跃发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90年,是艰苦创业的90年,也是光辉灿烂的90年,唱红歌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继承优良传统,激发爱国情怀;有利于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如果让你作代表发言,谈谈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请列出你的发言提纲。
(2)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应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

近年来,全国各地学校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旨在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引导学生参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生活,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临清三中第十届体育文化艺术节拉开帷幕 。文化节活动是同学们精神凝聚、智慧整合、能力展示和素质提升的过程。此外,学校每年还举办了其他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为校园增添了文化气息,也营造了团结、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依据。(8分)
(2)作为中学生,谈谈你的做法。(4分)

《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评选》已经启动。《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是活动主办方梳理一年来发生在全国各地的感动事迹,把感动中国、打动人们心灵的人物作为评选对象,并根据活动推选委员会成员意见、合作媒体推荐意见以及观众投票结果综合评定的。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启动以来,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积极参与。众多网友在央视网、新浪网、搜狐网等三大门户网站开设的评选网页上踊跃投票,并为评选活动建言献策。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活动,每年一度的《感动中国》,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