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人长寿》是艺术大师齐白石的篆刻作品。齐白石出身贫寒,学过木匠,推崇“独造”,将砍柴的刀法用于篆刻,其篆刻作品取汉隶碑篆法,成为“单刀法”篆刻的确立者和典型代表。艺术大师的成就表明
A.辩证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是实现艺术创新的根本途径 |
B.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培植着开拓进取的中华民族精神 |
C.在实践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才能使传统艺术历久弥新 |
D.汉字作为中国文明的标志记载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 |
下列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②汉字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佛教的传入,对我国传统文化是一个补充。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形成像海绵一样,吸收了诸多有意义的外来文化”。这反映了我国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A.时代性 | B.包容性 | C.民族性 | D.多样性 |
“尊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忘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必要前提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与动力
③文化创新离不开社会实践
④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手机报、电子书等新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催生了数字出版等新的文化产业。这说明,技术是 ( )
①文化创新的不确定因素
②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
④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基础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闲时争名人,忙来毁故里。从江苏省镇江市入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宋元粮仓遗址被毁,到安徽泗县近千年的释迦古寺被拆,近来一些地方频频爆出文物古迹在商业开发中被拆毁的痛心事件。毁坏文物的现象令人痛心,因为 ( )
①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②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外来文化
③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无根基
④现阶段继承传统文化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