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与交流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
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自定角度。(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全文不少于800字。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上世纪四十年代,诗人鲁藜以《泥土》为题写了这样一首小诗: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这首小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却富含哲理,启人深思。读这首小诗你产生了哪些联想?又有怎样的感受和认识?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挤”是一种状态,无数人挤在纷扰的城市,挤在狭窄的路上,挤在人口日渐膨胀的世界;“挤”也是一种行为,摩肩接踵是一种“挤”,竞争进取也是一种“挤”。有人说,中国的“90后”无法回避一个“挤”。“挤”既让人感到窘迫、窒息,又激励人争先恐后,不断奋斗。
请以“挤”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2006年11月29日,媒体爆出某贫困大学生的一封信。信中称,有一对曾经资助过他两年的明星母女,在他上大学后停止对他的帮助,原因是认为他不节约,花钱太多。并因为对方曾用“你不如一只宠物狗”的话伤害他,双方从恩人关系反目成仇。
新闻刊登后,引起网民强烈的反响,下面是一些网友的言论:
①网友lingling:我不赞成这样的捐助,因为如此捐助会滋生惰性,人越养越懒。
②网友笑笑:明星母女资助大学生的行动,值得全社会有能力帮助他人的人去学习,对此我比较钦佩。她们应该将爱心进行到底。
③网友哈比: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少钱,他都没有任何义务去无限期地帮助别人;任何人也没有资格无限制地寻求他人的帮助。
④网友欢欢:作为人,首先要自立自强,努力创造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 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和—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是现代著名诗人沈尹默先生的诗句,该诗于1918年1月15日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1号,诗句中的“立着”,“靠着”引起了那个时代许多人的共鸣。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它仍然能够触动我们的内心,引发我们对人生、个性的思考。
请根据材料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定(诗歌除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
当代作家贾平凹对王维《山居秋暝》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境界甚为推崇,他说“人的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更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
要保有精神的明月清泉,须要守护心灵的空间,这在我们刚学过的唐诗宋词及其作者身上,表现尤为突出。请以“守护心灵的空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