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一段评论《捣衣》诗的文字,依前后文意,选出排列顺序最恰当的选项:( )
《捣衣》清而彻,有悲人者。此是____________苟无感,何嗟何怨也!(萧绎《金楼子.立言篇》)
甲、内外相感,愁情结悲 乙、秋士悲于心 丙、然后哀怨生焉 丁、捣衣感于外
| A.乙丙丁甲 | B.乙丁甲丙 | C.丁甲乙丙 | D.丁丙乙甲 |
下列划线词语古今词义不同的一项是( )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 B.秦兵旦暮渡易水 |
| 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下列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秦王还柱而走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 B.秦伯说,与郑人盟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
| C.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张良出,要项伯 |
|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
列句子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词是一种有一定格律的韵文,初时称“曲子”“杂曲子”和“曲子词”,也叫长短句,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代。 |
| B.“沁园春”“采桑子”是词牌,“长沙”“重阳”是题目;词牌不可以改变,题目则可以随意而定。 |
| C.词的标题和词牌不是一回事,标题关涉内容,词牌限定格式等方面。 |
| D.词的标题和词牌是一回事,都是指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 A.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青年毛泽东抒发了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浩叹,为“寒秋”景象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情感。 |
| B.在《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中,除了“乌黑的酱碗”“扯破的衣服”“四块钱的棺材”“几束稻草”这些意象在阐释着大堰河的贫困外,她始终含着笑立在作者的记忆深处。 |
| C.《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流溢着爱,这既是大堰河对她的乳儿的纯洁的、无私的爱,又是她的乳儿:诗人对养育他的乳母的刻骨铭心的爱。 |
| D.剑桥美丽的自然景色,给徐志摩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 “……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地淹入了你的性灵(《我所知道的康桥》)。”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 A.寂寥沧茫风华正茂意气风发 |
| B.萧瑟傍徨凄婉迷茫天伦叙乐 |
| C.揣摩脸颜咄咄逼人剑拔弩张 |
| D.凌侮荆棘融会贯通感人肺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