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舟中二首(其一)①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颔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作者一再强调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是为了说明()
A.大堰河死得很凄凉。 |
B.“我”回家后和大堰河家失出去联系。 |
C.大堰河临死时仍在牵挂她的乳儿。 |
D.“我”的遗憾自责的心情。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诗的一、二两句中渲染出怎样的氛围?( 4分)
本诗主要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寒食①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②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③寒食草青青。
【注】①寒食:旧俗清明前一日或二日为“寒食”。寒食不举火,故称“禁火”。②流莺:飞行不定的黄莺。③杜陵:地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结合全诗分析首句中“冷”字的妙处。
这首诗的后两句在景与情的关系处理上有何独到之处?请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①照檐楹②。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释】 ①淡磨明镜:形容水面平静,池水清澈。 ②檐楹:屋檐及檐下的堂柱。诗中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写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①
辛弃疾
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②烟冷。
大都一点宫黄③,人间直恁④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注] ①木樨:桂花。②水沉:沉香,这里指桂花香气浓郁。③宫黄:古代妇女以黄粉涂额,又称额黄。④直恁:竟然如此。这首词的首句有什么作用?
答:这首词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桂花的,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答:词人借桂花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志向和抱负?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