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化学实验示意图及表中实验现象,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 选项 |
实验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A |
a |
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 |
活动性:Al>Fe>Cu |
| B |
b |
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 |
氧化性:Cl2>Br2>I2 |
| C |
c |
白色固体先变为淡黄色,后变为黑色 |
溶解性:AgCl < AgBr< Ag2S |
| D |
d |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 |
非金属性:Cl>C>Si |
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
| A.鉴定蔗糖水解产物中有葡萄糖:直接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 |
| B.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用灼烧的方法 |
| C.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用碳酸钠溶液 |
| D.鉴别乙烷和乙烯: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
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 )。
①苯不能使KMnO4(H+)溶液褪色 ②苯分子中碳原子之间的距离均相等 ③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H2加成生成环己烷 ④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一种结构 ⑤苯在FeBr3存在的条件下与液溴可以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
| A.②③④⑤ | B.①③④⑤ |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④ |
若用乙烯和氯气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制取六氯乙烷,这一过程中所要经历的反应及耗用氯气的总的物质的量是(设乙烯为1 mol,反应产物中的有机物只是六氯乙烷) ( )。
| A.取代,4 mol Cl2 |
| B.加成,2 mol Cl2 |
| C.加成、取代,3 mol Cl2 |
| D.加成、取代,5 mol Cl2 |
在①丙烯(CH2=CH—CH3);②氯乙烯;③苯;④甲苯(
)四种有机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 ( )。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下列除杂所用的方法、试剂或发生的反应错误的是 ( )。
| A.除去FeCl2中的CuCl2:Fe+Cu2+=Fe2++Cu |
| B.除去Fe中的少量Al,可将固体加入到足量的NaOH溶液中,过滤 |
| C.除去FeCl2中的FeCl3:2Fe3++Fe=3Fe2+ |
| D.除去Fe2O3中的Fe(OH)3,可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盐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