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pH=3的酸溶液和pH=11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其原因可能是
| A.生成了一种弱酸强碱盐 | B.弱酸溶液和强碱溶液反应 |
| C.强酸溶液和弱碱溶液反应 | D.一元强酸溶液和二元强碱溶液反应 |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5g甲基(-CH3)所含的中子数为6![]() |
B.一定条件下足量的Fe粉与浓硫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3![]() |
C.在1L的碳酸钠溶液中,若c(CO32-)=1mol/L,则Na+个数为2![]() |
D.含4 个离子的固体Na2O2溶于水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中Na+的浓度为1mol/L |
2014年3月我国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2.5×l0
m)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人肺颗粒物,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大雾的形成与汽车的尾气排放有一定的关系 |
| B.微粒直径为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与空气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
| C.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2:5污染 |
| D.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吸人体内影响健康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L NH4C1溶液加蒸馏水稀释,溶液的pH不断减小
B.常温下,pH=2的CH3COOH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
C. 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
D.0.1 mol/L的NaHA溶液,其pH=4: c(HA-) > c(H+)> c(H2A) > c(A2-)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表中①组的反应只可能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和一种元素被还原 |
| B.氧化性强弱的比较: KClO3>Fe3+>Cl2>Br2 |
| C.由表中①②组反应推测:ClO3-、Br-、H+、Fe2+不能在浓溶液中大量共存 |
| D.表中③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 3H2O2 + 6H+=2Mn2+ + 4O2↑+ 6H2O |
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为IA族元素,X与Z同主族,3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Y元素位于第2周期 | B.Y、Z均能与X形成不只一种化合物 |
| C.X是ⅤA族元素 | D.氢化物的稳定性:HnZ > Hn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