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碱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将酚酞试液滴入某 N a O H 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滴有酚酞的 N a O H 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
【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作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酚酞与 O 2 发生了反应;
乙同学:可能是 N a O H 溶液与空气中的 C O 2 发生了反应;
丙同学:可能与 N a O H 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你认为可能还与有关(写一条即可)。
【设计实验】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1)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将 N a O H 溶液加热煮沸
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
甲同学猜想(填"正确"或不正确")
2.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人酚酞,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

(2)乙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于是认定自己的猜想正确。请写出 C O 2 N a O 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甲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不够严谨,理由是

(3)丙同学使用了色度传感器测溶液的颜色。他在 a , b , c 三个比色皿中分别加入等量5%、10%、20%的 N a O H 溶液,然后各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颜色的变化曲线如图[说明:溶液无色时色度值(透过率)为100%]。请你观察右图回答问题。①写出两条规律性结论:

②推测5%的 N a O H 溶液滴加2滴酚酞试液后褪为无色的时间约为

小于30 s

30-90 s

90-140 s

140-180 s

180-280 s

大于280 s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做“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甲同学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了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加入酸碱指示剂,于是停止了实验。

【提出问题】

乙同学提出疑问: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

丙同学提出了四种猜想:

猜想一:只有    (填化学式)

猜想二:有 NaCl HCl

猜想三:有 NaCl NaOH

猜想四:有 NaCl HCl NaOH

丁同学认为猜想四不合理,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    

【实验探究】

为进一步验证其余三种猜想,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①甲同学取少量烧杯中溶液于试管,然后向其中滴加少量 AgN O 3 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因此,甲同学认为溶液中含 HCl

②乙同学取少量烧杯中溶液于试管,然后向其中滴加少量 N a 2 C O 3 溶液,观察发现无明显现象。因此,乙同学认为溶液中不含 HCl

③丙同学取少量烧杯中溶液于试管,然后向其中滴加少量 CuS O 4 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因此,丙同学认为溶液中含 NaOH

【讨论分析】

丁同学对三位同学的探究实验进行了分析评价,他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你认为丁同学的理由是:   

【继续探究】

丁同学用pH试纸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7,说明溶液显    性。

【得出结论】

通过探究和讨论,最终大家一致认为猜想    是正确的。

【交流思考】

为防止污染环境,你认为烧杯中的废液应如何处理:   

同学们为提升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在实验室练习如下实验:

实验完毕后,小明误将A试管中的物质倒入B试管中,充分振荡后,观察到混合后溶液为无色。小明对该无色溶液的成分产生兴趣并展开探究(温馨提示:本题中序号①~⑤为答题卡上的序号)。

【提出问题】混合后无色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什么?

【查阅资料】 NaCl 溶液、 CaC l 2 溶液显中性。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 NaCl CaC l 2

猜想二: NaCl CaC l 2 HCl

猜想三: NaCl CaC l 2 Ca OH 2

经分析猜想三错误,其理由是①   

【设计并进行实验】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取少量混合后的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粒

   

解释实验现象:③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得出实验结论:猜想二正确

【反思与拓展】

Ⅰ.有同学提议将上表操作中的锌粒换成另一种药品或用品:④   (除金属外),也可得出猜想二正确的实验结论。

Ⅱ.小明误倒后,如果观察到试管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红色,则上层清液中一定有的阴离子是⑤   (填写离子符号)。

同学们学习了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常见的基本粒子,它们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粒子体积大小有没有差异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鸡蛋膜有极其微小的孔隙。

【实验探究】

如图所示:向5个鸡蛋壳内分别加入下表中的物质,放入盛有蒸馏水的小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鸡蛋壳,再向小烧杯中分别加入如表中的物质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鸡蛋壳内加入的物质

NaCl 溶液

N a 2 C O 3 溶液

NaOH 溶液

淀粉溶液

鸡蛋清

小烧杯中加入的物质

AgN O 3 溶液

CaC l 2 溶液

FeC l 3 溶液

碘水

浓硝酸

小烧杯中的现象

白色沉淀

   

红褐色沉淀

无现象

无现象

【实验分析】

(1)实验①小烧杯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    ;实验③小烧杯中产生红褐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通过实验①②③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结论】

综上实验探究可知: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的体积    

【反思交流】

小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④⑤不能比较分子体积大小差异,还应增加下列对比实验进行完善:将实验④鸡蛋壳内和小烧杯中物质互换,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小烧杯中的现象是    

【拓展延伸】

科学家设计制造出孔径大小不同的“小筛子”,让体积大小不同的粒子通过,从而分离提纯物质。如天然水的净化、海水淡化。

(1)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X,X可能为氢气、氧气或二氧化碳。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用于加热试管的仪器名称是    

②若将装置A和E连接制取气体X,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若用装置B和F制取气体X,装置中a和c相连,则气体X是    

(2)长途运输活鱼常向水中加入过氧化钙( Ca O 2 )固体。某探究小组对过氧化钙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1】

①将一定量的过氧化钙加入水中,缓慢产生气泡(经检验该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②取少量反应后的液体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据此得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Ca O 2 + 2 H 2 O 2 Ca OH 2 + O 2

【探究活动2】

另取①中上层清液,加入 N a 2 C O 3 溶液,充分反应后有沉淀生成,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 NaOH

猜想二:   

猜想三: NaOH N a 2 C O 3

【实验探究】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填写实验现象),猜想三成立。

【反思交流】根据以上探究事实,你认为过氧化钙的用途有    (写一条即可)。

燃烧与灭火紧密联系着我们的生活。请你依据下列实验探究,回答相关问题。

(1)在空气中点燃镁条,观察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说明该反应    (填“放出”或“吸收”)能量,生成白色固体 MgO ,说明镁发生了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2) C O 2 可用于灭火,是否也可熄灭燃着的镁呢?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实验探究

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干冰,在一块干冰中央挖一个小穴,放入一些镁屑,用红热的铁棒点燃镁屑。(见图1)

迅速将另一块干冰盖上,镁在两块干冰间剧烈反应,发出耀眼的白光,像冰块中装入一个明亮的电灯泡一样。(见图2和图3)

取走上面一块干冰,观察到有白色固体产生(见图4),用铁片拨开图4产物的表面(见图5),还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反思交流

小组实验后讨论,对初中教材中燃烧的条件有了新的认识,请你代为表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