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下列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A. | 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 |
B. | 纯铝和硬铝--比较硬度 |
C. | 碳酸钠和氯化钠--稀盐酸 |
D. | 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点燃闻气味 |
除去下列物质中括号内少量杂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A. |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
B. | :在氧气中点燃 |
C. | :把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生石灰和烧碱混合固体的干燥管 |
D. | :溶解,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 |
把某稀硫酸分为等体积的两份,放入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反应后金属都没有剩余。产生
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的活动性比乙强 |
B. | 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比乙小 |
C. | 反应消耗等质量的硫酸 |
D. | 反应消耗等质量的金属 |
下图是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
B. | 它们的核外都有两个电子层 |
C. | 它们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 |
D. | 它们都是原子 |
如图是 、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的溶解度都大于B的溶解度 |
B. |
时,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 、 饱和溶液中, 的质量比 大 |
C. |
时, 、 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D. |
、 两种饱和溶液都从 降温到 ,析出的晶体一定等量 |
如图所示,在小烧杯乙和丙中分别放入不同的物质后,立即用大烧杯甲罩住小烧杯乙和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盐酸和浓氨水后,大烧杯甲中会有白烟产生 |
B. | 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氨水和酚酞试液后,丙中酚酞试液会变红 |
C. | 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后,乙中产生白色沉淀 |
D. | 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水和浓硫酸后,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