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某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实验电路图如图a所示。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相应地读取通过小灯泡灯丝的电流。下表中记录的是每次的测量值。
| U/V |
0 |
0.50 |
1.00 |
1.50 |
2.00 |
2.50 |
| I/A |
0 |
0.17 |
0.30 |
0.39 |
0.45 |
0.49 |
(1)以电压为横坐标、电流为纵坐标,将测量数据转换为坐标点,标记在坐标系中,如图b所示,请用平滑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
(2)通过计算或根据所画的实验图线都可以发现,小灯泡灯丝的电阻值是 (选填“变化”或“不变”)的,且随着电压的升高,其阻值 。(选填“变大”或“变小”)
(3)按照电路图a,在图c中将实物图连接起来
为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
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 |
(1) 根据图像,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甲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甲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____________ 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要使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_______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
(3) 如果已知甲的比热容是1.8×103 J/(kg·℃),则乙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J/(kg·℃).
某班同学到实验室做“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被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电阻约为10Ω。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为6 V)、电流表(0~0.6 A 0~3 A)、电压表(0~3 A 0~15 A)、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三只:R1(5Ω 0.5 A)、R2(50Ω 0.5A)、R3(500Ω 1 A)。同学们设计的电路如图甲所示:

(1) 最合适的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__(填“R1,”“R2”或“R3”)。
(2) 实验前在检查仪器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
(3) 经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位置,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此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______A,灯泡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V,此时小灯泡的电阻是____________Ω (电阻计算的结果保留二位小数),灯泡的实际功率是____________W。
(4) 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多次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根据记录的数据,同学们画出了小灯泡中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丁),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W。
(5) 此电路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用如图所示电路可以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该电路中Rx为待测电阻,R为电阻箱(符号为
),S为单刀双掷开关,R0是阻值1000Ω的定值电阻。某同学用该电路进行实验,主要步骤有:
a. 把开关S接到a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也为I;
b.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
c. 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
d. 把开关S接到b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也为I。
(1) 上述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只填写序号);
(2) 电路中接入电阻R0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步骤a中,若电阻箱调节好后示数如图b所示,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Ω
小华妈妈从市场买回一桶色拉油,她担心购买的是地沟油。小华为了消除妈妈的担心,从网上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1g/cm3~0.93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3~0.95 g/cm3之间。于是,小华决定采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定这桶油的品质。小华完成下面的实验:
![]() |
(1) 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0”刻度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 往烧杯中倒入适量色拉油,用天平称出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70 g,然后把烧杯中
一部分色拉油倒人量筒,如图(a)所示,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是________cm3;再称烧杯和剩下色拉油的总质量时,发现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应移动使天平平衡。若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倒入量筒的色拉油的质量为_________g。
(3) 该色拉油的密度为_____g/cm3,可知该色拉油的品质是_____ (填“合格”或“不合格”)的。
(6分) 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 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能成在__________________.
(2) 如图b,当蜡烛远离凸透镜时,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_凸透镜(填“靠近”或“远离”),此时在光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是______的(填“倒立”或“正立”)
(3) 实验中,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时小明固定蜡烛和透镜,在光屏和透镜间放上远视眼镜,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需将屏向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