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上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中分别装有水和酒精,实心木球和实心铁球的体积相等,如图所示。水、酒精、木球和铁球的密度分别为ρ水、ρ酒精、ρ木和ρ铁。将木球放入水中、铁球放入酒精中,静止时木球和铁球所受浮力的大小分别为F1和F2。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若ρ木<ρ酒精<ρ水<ρ铁,则F1>F2 | B.若ρ木<ρ酒精<ρ水<ρ铁,则F1<F2 |
C.若ρ酒精<ρ木<ρ水<ρ铁,则F1=F2 | D.若ρ酒精<ρ木<ρ水<ρ铁,则F1<F2 |
如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
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这使我们体会到了( )
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
B.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 |
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
D.声音传播是能量传播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
C.声音只能传递信息 |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
某辆汽车以4 m/s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当行驶完一半路程时改用6 m/s的速度行驶到乙地,已知甲、乙两地相距2 400 m,则汽车在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为( )
A.10 m/s | B.5 m/s | C.4.8 m/s | D.6 m/s |
美丽的诗句中也有物理:“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两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A.船和山 | B.山和船 | C.地面和山 | D.河岸和流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