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把表所示,第1 2 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的甲、乙、丙所示.
| 次数 |
钩码重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有用功W有用/J |
测力计拉力F/N |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
总功W总/J |
机械效率η |
| 1 |
4 |
0.1 |
0.4 |
1.1 |
0.5 |
0.55 |
72.7% |
| 2 |
4 |
0.1 |
0.4 |
1.6 |
0.3 |
0.48 |
83.3% |
| 3 |
2 |
0.1 |
0.2 |
0.9 |
0.3 |
0.27 |
|
(1)第3次实验中的机械效率是 ;
(2)比较第2次实验和第3次实验,可得出初步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
(3)第1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动滑轮自重增大,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 (选填“增大”或“减小”).因而,由第1 2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动滑轮自重力大小有关.
小亮用小气球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如图所示,图中甲表示正常眼睛的晶状体,在实验中测得其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丙的形状,并分别测量其焦距。
(1)实验中,测得焦距大于10cm的是________,模拟近视眼的是________。
(2)很多近视患者佩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若某镜片的中心厚度为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_______ 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小刚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图中A为锰铜线,B、C、D为镍铬合金线,S表示横截面积。在研究电阻的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时,他应选择其中________两根金属导线分别进行实验。若实验中只用导线A,可以研究导体电阻跟________的关系。(选填“长度”、“横截面积”或“材料”)
如图所示,将盛有冷水的烧瓶放在装有少量碘颗粒的烧杯口处,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不久可观察到烧杯内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紫色的碘蒸气,此物态变化过程需要________热量;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细小的碘晶体,这是________现象,同时烧瓶内水的温度会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电磁学实验。
(1)在如图1所示的实验中,当闭合开关后,可观察到磁场中金属棒ab在导轨上运动,这说明磁场对通电导体________。
(2)在如图2所示的实验中,闭合开关,保持蹄形磁体不动,若使导体AB沿________ (选填“竖直”或“水平”)方向运动,则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将发生偏转。此实验是将机械能转化成________能的过程。
小明探究物质熔化和沸腾的实验如图甲所示.把20g某种固体碾碎后放入试管中,插入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回答问题:
(1)这种物质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 或“非晶体”).你判断的依据:________
(2)这种物质的液态比热容c=3×103J/(kg·℃),从熔点升高到沸点吸热____J.实验结束时,小明发现从开始加热到实验结束的10min内消耗酒精约5g.请估算出这种装置能量的转化效率约为___________%.(酒精的热值3.0×107J/kg)